若干年前楊凡棄影從文,平地一聲驚艷者眾,「睇佢唔出噃」的由衷讚美不絕於耳,我因為毫無創意但又不甘拾人牙慧,為新書寫序時唯有轉彎抹角,將他供奉為「衣櫃裏的杜魯門卡波堤」,意思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頂級文字魔術師,誰不知這就得罪了他一位多愁善感的好姊妹,一口咬定慣性逼人見光的基伯故技重施,騷擾人家其實已經很公開的私生活,把我罵個狗血淋頭,面壁思過痛不欲生,差一點決定從此封筆。唐突題材,優雅的佳人們向來避之則吉,所以先排楊導在周刊專欄寫柏林影展竟然自動投案,真教人喜出望外。嗱嗱嗱,原文照錄,完全沒有加鹽加醋:「影展除了有金熊獎水晶熊獎之外,也有個泰迪熊獎,是頒給有關同志題材的電影,沒想到美少年居然成了大熱門。二十年前社會風氣還算保守,標準影迷那時擔心,萬一得了這個獎,回到香港怎麼交代。結果泰迪熊給了美國影片《Trick》。標準影迷可真是舊時人,美少年在米蘭同志電影節拿了個最佳影片,也是扭扭捏捏,至今吳彥祖和馮德倫可能都不知道。」
這麼喜歡出鋒頭,參展而居然默默祈禱不要得獎,寧願犧牲上台炫耀華衣美服紅鑽石的良機,真是天下奇聞,要不是當事人從實招來,我無論如何不會相信。自稱標準影迷的導演既然又痕又怕痛,好應效法周遊影展只肯觀摩謝絕領獎的活地阿倫,那就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安安樂樂又擁有蛋糕又吞食蛋糕。而且葉念琛的「旺角活地阿倫」之外來個「半山活地阿倫」,一個親民一個離地,遙遙分庭抗禮,那才百花齊放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