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起拿不到 - 楊靜

記不起拿不到 - 楊靜

最近德國博物館ZKM做展覽,題旨叫做生活在電子世界。初看不免流俗,誰不是手機筆電不離手,想不生活在電子世界也難。
但花幾個小時看,才明白它的確是在講生活在電子世界,但那生活不是肉體人類的生活,而是從人身跌落的信息記憶──它們一點一滴被電子設備和數據庫像吸魂一樣從你身上收了去,有了自己的生命,你死了它還在。
入門第一件作品,是有人身識別系統的成相索引屏幕。人走過去都會被鏡頭和系統捕捉,第一屏最直觀,就是你的臉與身。一秒鐘左右,你的影像旁標好:「女性、25歲、髮色黑、172釐米」。大家耐心輪候被檢視,互相打趣是被看小了還是看老了。下一屏人身模糊,像監控錄像裏的人面圖;再下屏,人變成綠色數字1和0填補的移動圖形,好像Matrix;到最後一屏連形也沒了,變成條形碼。屏幕左手邊有行小字「你若不想被記住,請快速走過這裏」。但沒人忌諱,興沖沖正開心。不知道這些人像以後會有什麼用,畢竟這是展覽而不是facebook timeline。話說回來,我們的timeline以後又算誰的呢。
展覽有件作品好似專門回答這問題,那是個科幻片:很多年後,一個女人想要重新獲得一段記憶,一段過去。但她去銀行提取時──以後記憶儲存在金融服務端,因為密碼不對不得不和AI協商交易,卻發現那段過去因為包含對金融體制的反抗,被像色情片那樣在關鍵部分模糊處理了。
過去是她的,但她再無從知道;而系統知道,還可以改寫還給她,讓她知道應該有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