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中心剛驗出來自中國的「孔雀牌」東莞米粉重金屬「鎘」含量超出法例上限60%,呼籲市民立即停止食用受影響批次,業界亦應停用和停售。據食安中心資料,鎘是天然存在於地殼表面的金屬元素,它亦可透過人類的活動釋出。在受污染的環境(土壤、空氣、水、肥料、飼料等)中生長的植物、動物、魚類和介貝類水產動物會攝取到鎘。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食物及營養科學課程主任兼高級講師方麗映博士表示,今次該米粉的重金屬「鎘」 含量不理想,但無需恐慌。米粉由稻米為原料,應該是種植期間土地受到污染,不排除和水源有關。
若急性鎘中毒可能會損害腸胃道,影響肝臟、心臟和腎臟功能。不過,從食物攝取鎘而引致急性中毒的情況不大可能發生。但慢性鎘中毒會影響腎臟,破壞腎小管功能,引致出現蛋白尿、糖尿、氨基酸尿等病症。現有證據顯示,人經飲食攝取鎘,令其基因受到毒害或令其人患癌機會很微。今次受影響的「孔雀牌」東莞米粉由廣宏行有限公司代理進口,經銷商為泰明行有限公司,每包淨含量有400克,批次上印有「此日期前最佳」為2019年6月1日。
另外,台灣早前化驗揭示當地有米粉根本冇米,參考當地標準,「米粉」分為「純米米粉」及「調合米粉絲」;要稱為純米米粉須以米為原料,經糊化、擠壓、蒸煮、乾燥等過程製成,蛋白質要在5%以上。蘋果早前亦曾進行同類化驗,委託政府認可化驗所檢驗所含的蛋白質含量,來推算米粉中有多少米的成份,發現「孔雀牌」東莞米粉標示蛋白質為9.60克,實際驗出蛋白質只有7.40克,雖然實際相差23.0%,但由於蛋白質仍在5%以上,所以仍屬於「純米米粉」。
記者:何嘉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