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事事執着認真,姐姐不諱言自己被定位難搞,「潘迪華脾氣大傳遍了整個東南亞,包括香港,華人陣地不敢邀請我,只好返回西方地盤」,但她人緣其實十分佳,《夢.路》裏風雲人物和風流人物之多,真教叨陪末座的小輩嘆為觀止。娛樂圈知交固然人頭湧湧,沈殿霞羅文鮑立張國榮林嘉欣,還有出現在《男歡女愛》封面並且客串為主打歌填詞兼聲演的鹿瑜,有如打開一本普及文化活動字典,分花拂柳撲面而來。五花八門的交叉界別朋友更加精彩,「平鑫濤當年追求瓊瑤時,我是他倆的傾訴對象,也可算是半個紅娘」,今時今日讀着特別唏噓,後者還義務為《白孃孃》劇本把關,縱使閱畢一字未改,大作家肯紆尊降貴委實難得。「當年風雲爬格子的文化人──三蘇(高德雄)、過來人(蕭思樓)、馮鳳三、上官大夫(范基平)、潘柳黛、老吉(沈吉誠)、何行(陳耀庭)、遲寶倫,相交甚深,終日泡在咖啡座、夜總會八卦」,隔了一代連原名唐書琨的上官大為亦替東南亞首創音樂劇效勞,一個二個可望不可即的名字忽然滾滾紅塵,你說刺激不刺激?
閒筆素描盧景文,「沒想到他小時候是個『戲迷』,原來已故粵劇名伶薛覺先是他契爺,契仔看契爺演戲當然免費入場。於是,未滿兩歲的他就天天給那些親戚和朋友家裏的女傭人抱去看戲,成了活戲票」,娓娓道來出人意表。與閨密廖安珀合寫的日報專欄雖然主要為《白孃孃》熱身,幕後花絮一樣令人目為之眩,譬如喬宏飾演的法海,製作人一度屬意李昆,戲名由顧媚顧嘉煇爸爸顧澹明題字,編舞菁英包括劉楓棋,名副其實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