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戒毒」 - 李碧華

社交「戒毒」 - 李碧華

電視上《星期日檔案》之《社交排毒》,我看了,認為應正名《社交戒毒》──因為「排毒」較被動,是體內循環系統的一點清洗,但功效不大;「戒毒」是主動的,必須自身的堅決、堅持,定力很重要,一不小心就復吸,前功盡廢還更泥足深陷。
所謂「社交排毒」是指認清網絡媒體社交平台之「毒害」,是心癮。現代人士一分鐘也離不開手機和網絡,沈迷於虛擬世界中,遭氾濫的資訊溺斃,這無底深淵令人自閉,脫離現實,也忘了與人相處之道和獨立思想之途。
節目訪問了KOL(意見領袖)、電影人、數學教師、通識教師、大學生、院長……都是網絡要客,他們忽然在某一天「悟」了,便放下、刪除、鏟走、擺脫社交網絡的羈絆,返回現實,重建家庭關係,關心身邊人,喘息一下,練瑜伽,甚至得享看海5個小時的優悠自在……
這當然基於那「戒毒」之一念。
至於本人,情緒一點不受影響,也不會千方百計去呃like吸客──因為我沒有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微博……所有流行但坑人的社交平台「工具」。如果發現了冒名的A貨,照片和內容都不會是本人,肯定的。我不需要當網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