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放棄領導之後(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當美國放棄領導之後
(獨立研究員 徐子軒) - 徐子軒

美國總統特朗普剛結束東亞行,帶回大量的軍備定單與商業協議。表面上看來賓主盡歡,實際上則是暗潮洶湧,具體呈現在朝核議題的聯盟分裂,以及美國領導力的退位。
就前者觀之,朝鮮暫時停止挑釁、中國刻意示好,反朝聯盟的矛盾旋即暴露出來。像是近期預定的美日韓三國軍演,本來是以美軍三個航母戰鬥群為主,配合日韓的精銳船艦,展現捍衞東北亞和平的決心。但韓國臨時宣佈不會與美日共演,而是單獨與美國一起訓練,顯示文在寅政府正試圖向習近平投桃報李。
儘管在各國制裁壓力下,朝鮮出現緩和訊號,但這只能視為暫時性的停歇。因為朝中韓利益各異,而朝鮮是三邊博弈裏最弱的一方,除非北京提供平壤無法拒絕的條件,否則金正恩必定要拉特朗普入局以抬升談判籌碼。
就後者觀之,特朗普此行不斷重複貿易失衡的老調,日本等三國為達政治目的,不惜斥重金迎合。但缺乏具體對策的結果,讓特朗普看起來像個沿街要錢的惡漢。至此,世界幾乎可以確定,特朗普治下的美國只想享受霸權利益,而不再重視霸權責任,也讓日本與中國競相填補美國退去後的權力真空。
中國早已祭出一帶一路等策略挑戰美國,而日本,則是以近期推出的印太(Indo-Pacific)策略,企圖連結日美印澳四國,結成穩定區域的民主聯盟。印太一詞聽來新穎,其實只是安倍從前所提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新版,差別在於過去美國並沒有想與日本共享亞洲霸權,如今特朗普卻想藉此卸責,以日本作為區域秩序前鋒。
但印太策略仍不成熟,除了日美外,尚未獲得他國回應,對多變的特朗普來說,恐怕也是信手拈來的概念。安倍外交真正的重點,乃是成功聯合越南等十國,締結新的TPP,即CPTPP。據悉雖然少了美國,其標準仍維持原議,也就是保存着奧巴馬的遺產。在獲各國批准後,有望於明年生效,而由中國主導的RCEP仍持續艱苦談判。
這也讓安倍有了新的立場,一個糾正過去錯誤的東亞共榮圈正在催生中。這不代表日中就此走入對立,東京只是希望藉着CPTPP影響RCEP,確立真正的自由貿易。自特朗普到越南APEC,日中已展開競合,此將重塑亞洲的面貌,而美國則淪為自說自話式的孤立主義,甚至弱化到確保航行自由都顯得意興闌珊。
更糟的是,特朗普仍未察覺霸權不再的後果,美國優先的口號繼續催眠着人民,使群眾沉醉於恢復昔日榮光的虛幻。就長遠而言,美國國力未見下滑,但中國正緊追不捨。數年後美國人會發現特朗普的政策並沒有讓美國第一,而是被中國實質取代。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