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指今年以來拾級而上,惠理基金投資董事鍾民頴指出,大市明顯處於牛市階段,因上季企業盈利達標,不少更超出預期,目前港股走勢不算瘋狂,部份傳統股票估值仍吸引,例如內銀、內險,相信這類板塊升幅能夠「深化」,大市可繼續向上。
記者:周家誠
曾被稱為「金錢之王」、早年操盤大型傳統股票基金的鍾民頴在吉隆坡受訪時指,撇除個別1至2間新股,以及個別新經濟及重磅股,大部份板塊估值尚算合埋,而且企業盈利上調周期正進行中,將支持大市估值,部份傳統板塊尤其吸引。
手機零件股具升值概念
據彭博數據,恒指目前實際市盈率約為13.75倍,在企業盈利增長預期下,明年將會跌至12.17倍,後年則為11.08倍,故此大市仍然有空間炒上。他鍾情現時不算熱炒的金融股,包括內銀及內險,當中內銀由於過去兩年業務平平,近季盈利復蘇,雖然中國去槓桿政策或導致業務增長放慢,但貸款質素將會較往時好,不良貸款率或趨跌。
內險則受惠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即現時人均收入上升,民間儲蓄率仍高,但資金出路不多,僅為買樓或A股,而保險則是另一投資途徑,加上現時內地人照顧下一代意識提高,相信內險會迎來結構性增長。
此外,他認為具電商概念的消費股,尤其是主攻必需品的可留意;手機零部件等產業升值概念股亦有上升空間,因「土炮」華為、OPPO已在國際市場佔一席位。A股則看好教育、旅遊等受惠中產階級崛起板塊。
至於今年熱炒的科網股,一般估值奇高,甚至並未錄得盈利已上市,傳統價值投資者未必喜歡。不過在基金界逾20多年的鍾民頴坦言,傳統價值投資方式要改良,不能刻板地僅針對市盈率、市賬率等判斷估值,新經濟板塊需要新研究模式,「冇track record,冇同類股份比較,或者要靠主觀判斷」。
以「老鬼」來形容自己的鍾民頴,形容不少科網股可以只得一個應用程式(App),「以前睇科技股都有得睇下晶片」,故此需要較年輕同事幫忙設立估值模式,整體而言有數個標準,例如行業地位、團隊等,以及未來股東回報率、會否有較強的「護城河」概念。
採價值投資 未薦科網股
鍾民頴未有推薦熱炒科網股,但亦直言未有大比例參與,會擔心回報追不上同業,「冇壓力就假,但惠理宗旨係價值投資,唔會爭短期回報」。而即使大市資金未炒上其推薦的金融股,他亦不擔心,「我哋咪買咗先囉,遲早會revaluate(重估)。」
港股連升多月,曾有市場人士分析年底前傳統基金或鎖定回報,大市將迎來較大調整,鍾民頴笑言基金經理年底或會去旅行,但不存在「收割獲利、熄機走人」情況,「盈利前景透支咗,咪調整投資組合囉,但唔會乜都沽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