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歷史悠久,位於旺角洗衣街伊利沙伯中學QES旁邊的潮州公會中學,涉嫌強迫學生退學,目的是要求升band。逼退成績追不上的學生,以求貴精不貴多,希望在DSE公開試,得到比較好的成績。有了5*的學生出現,便可向外宣揚,慢慢吸引質優小學生來讀,由band 3升格至band 2,再升格至band 1,如十年內達標,校董、校監、校長自可吐氣揚眉!
逼學生退學也是新聞?左丁山讀中學年代,常路過潮州公學,知道她不能與QES相比,幾十年來不算是band 1中學,但也不能因此說該校對社會無貢獻!沒有宣傳的話,外人是不知道該校曾出產過甚麼名人、成功人士或默默在不同崗位為社會服務的校友的。幾十年前,學校逼退學生很容易,把成績差學生趕出校便是。私立新法書院以金字塔學制著名,中一廣收學生,升到中五會考班的,只有四班左右,多是考試高手或未現身的優才如馬時亨、鄧竟成之輩,那時候大多數學校視金字塔學校為正常不過,左丁山所讀的私校,聲譽不及新法,中一有三班,中五會考班只有一班,也是經篩選的結果。
有了十二年免費教育之後,教育署不准學校輕易淘汰學生,連留級也不許(現時津貼中學要學生留級,是一件最令校長頭痛的大事),加上出生率低,生源減少,非EMI(英語教學)學校只怕學生少,那會嫌學生多,更不會趕學生出校,所以這次潮州公學「復古」,重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手法,逼學生退學,算是教育新聞。
有恃無恐,不愁沒有學生的著名中小學,其實不斷用「強力勸退」方式,淘汰學校眼中不達標的學生。老友行街鄭的女兒(好像今年自中文大學畢業)讀九龍塘一間小學時,鄭太便不時給班主任召見說:「你的千金今次測驗,中英文只得88分,85分,恐怕不能直升本校中學部,請你在家為她輔導」。輔導甚麼,言下之意是為女兒補習,行街鄭在家親自為女兒測試,見她的中英文都很不錯,只是不會拿到95分至100分而已,但見學校不停召見鄭太(該校校友),不勝其擾,便着女兒退學轉校算了。絕大部份香港傳統名校,只求公開試成績優異,不講德智體群美,不斷向不達標的學生的父母施壓,已司空見慣,故此潮州公會中學的新聞,不算驚人,只不過名校暗地裏勸退,潮公則可能明刀明槍,驚動傳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