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窄路小出新天 - 黎智英

門窄路小出新天 - 黎智英

人生走進了倔頭路,他整夜未眠,神情恍惚,到廚房Nespresso咖啡機弄了杯濃咖啡,喝着,三藩市大橋的車輛源源不斷,前面迅速駛過,紅色車輛刺目,白色空白,黑色的心煩,沒有一樣是他喜歡的。
昨天辭職回到家天色陰暗,家裏的燈光也顯得清冷了,他不想說話,shower 熱水當頭淋過,躺床上休息,明知無法入睡,躺着也好,卻睡着了。醒來,他以為自己沒入睡過,撕裂的感受變幻的夢景景象不斷重複,他以為是自己在胡思亂想,不是在做夢。張開眼睛已天明,躺得不耐煩了,還是起來吧,反正睡不着的了。以為自己沒睡過,他感覺稍倦,喝完杯熱咖啡想起,昨天回來碰到湯神父,大概看新聞知道他辭職了,走過來對他說,有時候來坐坐,他想,不如出去走走。
Nob Hill電車鈴聲,人流開始忙碌,他漫無目的走着到了山下,再上山走回來,看到教堂時真的累了,喘着氣走進去。看見後排椅角落有一位老婦在祈禱,他走去中間前些的椅坐下。他不是信徒只是坐着,沒有祈禱,靜靜坐在那裏,神前平靜放心,卻已是在禱告了。他拿起椅前的聖經在看,默默在看,舉頭看見十字架上耶穌像,一陣寧靜,揭到聖經一頁,一行經文躍紙亮起來:「But small is the gate and narrow the road that leads to life, and only a few find it.」(Mathew 7:14)「引到永生、 那門是窄的、 路是小的、 找着的人也少。 」他呆呆看着這句經文。他明白了;以前走的門太寬路太廣,反而走進了倔頭路。接受命運便安寧,放下,放得下回頭四通八達,就沒有了倔頭路。
他終於明白了。雖然不是求永生,門是窄路是小的,做生意的道理也是一樣。你不可能狂風暴浪式擴充生意的經營範圍,不斷扯薄管理人手,同時生意經營質素仍保持紮實堅固。不,這是不可能的。Uber 用 App叫車付費,提供的交通方便價值頗高,是很成功的生意概念,這個 App也是個很成功的科技,簡單很好用。但這生意概念其他人也有,不是 rocket science 。那個App的科技挺好,也不是Uber的 killer app。Uber早期破天荒的成功,靠的還有很好的管理,時鐘般準確的操作,但做到這樣好的execution 是多大的專注啊!
不停擴大經營範圍,同時要擴大管理的深度,是基本的矛盾,不可能辦得到。但是,若沒有了超級快擴張的潛質,Uber公司的價值就不可能是今日逾七百億美元的價值了。Uber被投資者熱捧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破天荒的增長!為了破天荒的增長只好不斷擴充,不斷扯薄管理深度,令管理操作趨向鬆懈,最後死路一條。他走進了事業倔頭路,Founder Travis Kalanick只好掛靴藏劍,東籬採菊去。
Uber去年就虧蝕了二十億美元,經營了五年虧蝕應該不會少於百億美元,雖然私人公司不知真實數字。為什麼蝕這許多錢的公司會有這天文數字的價值?因為投資者相信Uber可不斷迅速擴張,覆蓋世界直至盡頭,最後成就的是無人駕駛智能機器控制的交通運輸系統網絡,想想是門多龐大的生意!
我們都知道,無人駕駛機械人式交通系統正在革命我們的運輸系統。交通進入了全自動革命性的新紀元。現實從科幻小說的Alice in Wonderland變身出來,我們也不現實地期待這新的交通功能世界,因此也走進Alice in Wonderland去透視對Uber的期望,價值因此連城。
這世界的交通運輸系統,將會是無人駕駛自動化系統,毫無疑問,是多久的將來?十或二十年?將來面世的無人駕駛汽車網絡,智能操控,自動送人送貨。自動化的交通運輸系統,讓你覺得城巿是在腳下活動,智能在你腳步下引路,寸步不離,智能機器跟蹤着你的位置和資訊,隨時隨地隨叫隨到,它的活動無處不在,你要去的地方跟手機 App 說了,它就在路邊等待送你去。現在我們出街是搭車或開車,將來只須走出去,車自動送你到彼處,你走進車恍如走進一條交通網絡輸送帶裏,坐在那裏,城巿隨着你的去處移動,動的是城巿交通網絡結構,不再是單獨交通工具的安排。
投資者想像着這交通運輸新紀元,看到的是佔了先機絕大優勢,也佔了絕大巿場批量和範圍的Uber,新的交通系統理所當然是 Uber。新科技推動,Star Wars式的智能控制交通系統,從科幻小說想像變作現實,是 Alice Wonderland走進人間,無人之境的自動化,智能操作交通運輸系統的神奇,咫尺將來,高踞龍頭的Uber龐大潛質予人無限想像,是它價值奇高的原因。
新的資訊無人自動化交通系統,不是一個系統的冒起,而是新冒起的無人駕駛自動化交通工具,競爭下形成的網絡架構,Uber是這系統結構的巨擘。想像有天Uber處理了你所有人和物件的輸送和室外的活動,這樣去設想,你便知道為什麼Uber會值逾七百億美元了!而且這還是門蝕大本的生意。大蝕本前的天價吸引恍若夏娃的禁果,太吸引了,過猶不及的神話,結果都不樂觀。
Uber看到自己經營的概念科技成功了,以神話的速度擴張,神話卻在管理和操作中破裂了。這已到了再不斷和迅速擴充,公司便會站不穩的時候了。是重整組織,增強實力,consolidate實力的時候。把現時這檔龐大組織收緊或縮細,停止擴充,原地踏步,充實管理,重整公司文化,從充滿希望,無盡擴充的興奮,平靜下來,從天馬的行空回落到地上的現實,解決管理的困難,經營的鬆散,和重新面對服務行業最重要的因素。
不,你最重要的優勢不僅是你的科技,和你的經營概念提供的方便。而是,誰是你最重要的顧客?不,不是搭你車的顧客,是載這顧客的Uber司機。這司機是你的真身,你服務質素的化身,代表了你服務提供的一切。他不是你最重要的顧客,誰是呢!Uber沒有看到這點,反而為了減少虧蝕,收緊了司機收入的限制,得罪了很多司機,服務隨着下降。現在歐洲國家如巴黎的 Uber 車輛和司機的質素明顯的下降,不知是否與收緊收入有關。倫敦的的士和司機質素都比Uber好太多了,在城巿內無理由搭Uber,除非是到了城市邊緣難找的士的地方。
我前幾個月在紐約坐Uber,坐完後手機傳來訊息問我是否滿意,歡迎給剛才司機小費的做法,我擊掌!好!Uber開始知道司機是它最重要的顧客。Uber沒有了神話式擴充潛質,公司價值會跌,但是,做好了經營,Uber仍是個龐大的新交通資訊網絡,價值仍會是連城,因為資訊導向交通系統一定來,而且是革命性的,就像傳媒革命性的變化一樣巨大,無常是重生的必然陣痛。
我們做人做事都一樣,只需要專注做好兩三樣最重要的事,走在窄門小路上便欠身而過。往往我們卻做得太多,甚至多是sand castles,不但走不過窄門的小路,連路在哪裏也懵然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