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你同行:乳房原位癌,是癌症嗎? - 張淑儀

乳你同行:乳房原位癌,是癌症嗎? - 張淑儀

對於乳房普查,有人認為偵測到原位癌,是過度診斷,會做成過度治療,所以不應該做。究竟原位癌,是否癌症?有沒有需要醫治呢?
原位癌,意思是癌細胞在管內生長,未繁殖穿過管道牆壁,屬未入侵性乳癌(pre-invasive cancer),又叫零期癌變,若不理會,醫學統計,有三分之一會發展成為入侵性癌症,就有機會擴散,引致死亡。醫學界提倡定期乳房普查,就是在癌症初出現時偵測得到,割走了,就避免繼續發展成入侵性癌。
七十年代,還未有乳房普查,我們所認識的原位癌,十居其九都是乳頭癌(Paget's disease of nipple)。直至九十年代,香港民間開始了乳房普查中心,才診斷到原位癌。現在香港所見的乳癌,只有12%是原位癌,當中有一半是病人摸到硬塊,即只有6%以下是摸不到的原位癌。
醫學界對於原位癌的診治,與入侵性癌症無異,手術切除配合電療是標準,只不過是不需要輔助化療或賀爾蒙治療。為甚麼要醫治原位癌呢?
原位癌有分細胞活躍等級高、中、低。醫學統計顯示:若屬高活躍等級,十年內有六成機會演變成入侵性癌,屬低等級的也有16%機會。美國癌症統計資料分析沒有進行手術及有做手術的原位癌,發現高活躍等級的病人,沒有進行手術的十年存活率,明顯下降(90%與98%的分別),而低活躍等級的,就沒有明顯分別。至於原位癌手術後,接受電療乳房,可將乳房出現新病灶的機會,減少超過一半,只是低活躍等級的,分別可能少些。
從癌症普查角度,乳房普查找到三個原位癌,加以醫治,可以減少一個入侵性癌的出現,從而減低死亡率。反對普查的人士說:救了一條生命,就有三個人過度診斷,這些人可能整世人乳癌都不會浮現。這些爭拗,說到底都應該從市民健康出發,能夠救到一條生命,就是無價寶。要解決過度診斷、過度治療,就有必要尋找方法,去詳細分辨哪一個乳癌,可以不需要進行癌症治療。
最近醫學界有開拓一些研究,對於低活躍等級的原位癌,分成兩組:進行癌症治療、或密切監察,看十年,甚至廿年的結果。我看這才是科學態度,去面對醫療進步所帶出的新課題,而不是開倒車,因噎廢食,而放棄及早發現乳癌的普查活動。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