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更多醫院 - 左丁山

要有更多醫院 - 左丁山

昨日講起南區南風徑有間新醫院落成啟用,叫做港怡,暫時好似冇乜人知,相信遲一啲南區居民就會唔駛出隧道去養和,到港怡睇醫生就得嘞,呢間醫院附近有咁多有錢人,據朋友講,頭等私家病房有套房設備,病人住一房,中間係大圓枱似飯廳,然後又有一房,供病人配偶或家屬住宿,就近照顧病人,而標準病房就係雙床房,全無擠逼感,收費則屬「套餐」價,唔會每枝棉花棒都收錢,中產階級買咗保險都負擔得起。
設施就超一流咁講(與現有醫院比較),但香港唔夠醫生噃,呢樣就考醫院管理人嘅工夫咯。港怡首先係與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合作,醫學教授睇私家症可以到港怡醫院(類似一啲中大教授做私家症手術,不一定在威爾斯醫院,可以去仁安醫院),由港大/瑪麗醫院去黃竹坑港怡,交通會快啲啩,港大醫生到養和,反而可能塞車㖭;其次,就係與私家醫生聯絡,希望佢地與港怡掛鈎,呢方面就要面臨大競爭咯,畢竟香港醫生唔夠,係一個supplier market(醫生就係醫療供應商)。
家住中環半山豪宅嘅老友L剛去完養和做白內障手術,佢話醫院生意好到不得了,超碼有五成病人、探病者係講普通話嘅,一個醫院人士話俾佢聽,不少內地富翁在港買大手筆醫療保險,一有事就來港指定要住養和(名牌效應吖嘛),內地人買醫療保險之捨得使錢法,非普通香港人所能想像,養和大事擴充,在昂貴租金嘅金鐘太古廣場租樓做門診,在所不惜,可見昔日曾蔭權講香港可做亞洲醫療中心(Medical Hub),並非空口講白話。
可惜吖,CY上台後,立即廢棄煲呔嘅想法,將六幅醫療用地之五幅改作公屋用途,只有一幅興建咗港怡醫院,另外政府就借錢畀中大興建另一間新醫院。左丁山嘅意見就係香港為應付「高齡海嘯」(羅致光局長講嘅),香港必須覓地多建醫院,擴大醫學院新生名額,輸入外國醫生,及容許外國大學之香港護士生回港註冊登記成為本港護士。香港今年發生一連串公立醫院醫療失誤事件,包括斷錯症,開錯藥,開錯刀,病人開肚之後冇醫生做手術等等等,講到底就係因人手短缺、人手緊張,忙中有錯。香港唔係冇錢,香港人值得有更好更安全嘅醫療體系,林鄭月娥女士,睇你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