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案發當晚旺角聚集數千人,事主鄭仲恒日前指他只是途人卻無端中棍,但朱經緯稱,他「根本分唔到邊個係邊個唔係(行人)」。朱昨剖析他眼中的「旺角黑夜」,當時隨時有動亂,「正常人不應前往或逗留旺角」,他認定群眾想重佔馬路,因有人故意在跌散紙和綁鞋帶,拉開封路及武力驅散的序幕。
指案發時正常人不應到旺角
朱經緯指11月26日晚他身為「保衞亞皆老街」任務的指揮官,時刻要觀察「人群動力」。他分析聚集旺角的是有組織的「敵對人群」,每個人的行為會被其他人影響。主任裁判官錢禮問朱,這是否其個人意見,朱起初表示「係」,後來又改稱他的警隊生涯中「都係咁教」,即按照不同人群特性有不同處理方法。
錢官追問難道旺角街道沒有普通路人?朱承認有行人,但他「根本分唔到邊個係邊個唔係」,因旁觀者的心情行為會受人群影響,做出「平時唔敢做出嘅行為」,下一秒或會參與衝擊,他無法分辨。朱稱警方已循傳媒及社交媒體發出警告,正常人不應久留。錢官指8號風球生效時天文台不時會警告市民不要往海邊,但不少人仍會無視警告。朱表示同意,但若發生騷亂或警方有行動,這些人要自負後果。
約晚上10時,朱指行人路有大批人聚集過馬路,有人跌散紙,也有人綁鞋帶,人潮要經5至6轉交通燈才能散去,警方要堵截人群,才能讓車輛通過。朱刻意強調「我」很快發現市民企圖組成「人肉障礙」緩步過馬路,目的是重佔馬路。警方遂猛推群眾回馬路,爭執開始出現,因部份人稱「我哋係過馬路,我哋係路過」。指揮中心認為人群不受控,於是將彌敦道及亞皆老街過路口全線封鎖。朱稱封路前人群動力只是「passive aggression(消極性攻擊)」,封路後他們變得情緒高漲。
■記者歐陽聯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