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市民年內曾服抗生素袁國勇︰呼吸道感染九成毋須使用

近半市民年內曾服抗生素
袁國勇︰呼吸道感染九成毋須使用

【本報訊】耐藥性細菌威脅全球,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引述衞生署調查結果,發現近半受訪港人在過去一年求診時曾獲處方抗生素;更有調查發現7%的即食食物樣本,包括沙律及刺身等含耐藥性腸桿菌,他形容本港惡菌情況嚴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透露,將推出私家醫生使用抗生素的指引。
記者︰袁樂婷

港大醫學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及公共衞生學院昨合辦研討會,袁國勇在會上引述衞生署最新調查,於2016至17年度的電話訪問1,200名私家診所求診的市民,有49%人表示過去一年曾獲處方抗生素,較2011年同一調查的34.6%有明顯升幅。

7%食物樣本含耐藥菌

衞生署亦在今年3月至8月抽驗市面500個即食食品樣本,當中37個(7%)含超廣譜乙內酰胺酶(ESBL)耐藥腸桿菌,包括21個沙律樣本及13個已切水果樣本。袁國勇指,人類進食含耐藥菌的食物,抗藥菌有可能留在體內,將來病人染病、做手術或化療時,或令抗生素無效,因而出現併發症。他再次提醒市民應煮熟食物才進食。
他指現時私家執業醫生無責任交代開藥紀錄,難監察使用抗生素情況。他曾向衞生署建議,邀家長在子女每次求診後拍攝藥袋,供署方分析醫生處方抗生素情況,惟計劃暫未成事。而公立醫院多年老病人,他們的免疫力低,倘病情較差,「(醫生)唔敢唔開抗生素」,然而九成急性呼吸道感染並非由細菌感染引起,本來毋須處方抗生素。袁形容本港抗藥惡菌情況嚴峻,住院病人血液中種出的金黃葡萄球菌,近半具耐藥性,比例較英國多四倍。他解釋,抗生素殺滅病菌時,有令細菌出現耐藥性風險;服用抗生素同時亦會殺死體內正常細菌,長遠可引致肥胖、慢性腸炎等,籲謹慎用藥。
港大深圳醫院內科顧問醫生許建名指,該院持續監察處方抗生素情況,並由藥劑師覆檢,2012年時每100名住院病人中,逾40人獲處方抗生素,現已減至少於38人。他稱,瑪麗醫院和深圳醫院處方抗生素的原則一致,後者減用藥效果較明顯,主因是病床壓力較小。他稱,本港公院床位緊張,大多數內科部門會盡量在兩三天內穩定病人病情,用藥或「重手咗」。
政府今年7月推出《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衞生署昨回覆,會分階段落實應對耐藥菌的行動,包括基層醫療抗生素導向計劃,詳情稍後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