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以「不忘初心」的最新原則,列寧是新中國的思想路線奠基者,十一月七日,不但應該列為公眾假期,身為中國人,應該向老祖宗列寧拜祭。
在「十月革命」周年前夕,中國國家領導人梁振英發表重要講話,嚴正指出,古往今來,凡以國家名義的殺人,都不可以說是錯,人類社會,以國家名義殺人而換來二十年穩定,或換來一百年後中國崛起為強國,以梁特講話精神,則不但殺得沒有錯,還殺得相當好。列寧仿效法國革命恐怖時代,以國家名義的無產階級專政殺人。中國連同「文革」也殺了七八千萬,赤柬則只殺二百萬。對比之下,中國聲稱的所謂南京大屠殺,一樣以國家名義進行,因為日皇不是中國人的祖宗(你想認,日本人也喝止),所以在邏輯上,此據稱的齊頭三十萬給殺掉了,雖不能算錯,也不可以說是好。Under列寧的國家名義,才算殺得好。
十月革命紀念日若不公祭列寧,在大陸「十九大」之後,我認為「中國人」的身份也就不夠完整。至於公祭時想起先賢的壯烈精神,應不應該感動得流淚,淚水容量多少才及格,留待以後再量度,但先將公祭和公眾假期立了法再說。
講到這裏,我要帶頭承認,對於列寧和史太林,數典忘祖地,我沒有什麼感情。可能受到萬惡的英殖思想荼毒,我喜歡邱吉爾對列寧的評論。
邱吉爾能見人所未見。「十月革命」尚未爆發,邱吉爾已評說列寧:「一顆心比北冰洋還冰冷,鐵腕比絞索的繩結更緊」,德國將列寧販運去俄國,「像在一個城市的水池倒進一小瓶霍亂白喉菌,精確得令人讚嘆。」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邱吉爾就看穿了列寧;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邱吉爾就看穿了希特拉。那時他是智慧的少數,因為連首相萊佐治,也勸籲其時為海軍大臣的邱吉爾對列寧要「客觀」一些,「不要讓你的偏執影響了你的平衡。」
許多年之後,西方文明世界,都明白邱吉爾並不偏執,而是精確。不過身為中國人,切勿跟隨西方,要與最高主人統一思想,雖然當列寧創立的蘇聯解體時,中國人很驚慌,認定蘇聯完了,俄國必動亂而亡國;但後來人家出了個強人普京,中國人又破涕為笑,歡呼仰慕,但他們又不叫子女學俄文送去列寧格勒留學,卻讓子女學英文送去邱吉爾的英國。
這個民族的大腦到底怎樣結構?我不太明白,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