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把《國歌法》納入《基本法》附件三,意味特區政府有義務為《國歌法》進行本地立法工作,並確切地在香港執行有關法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局長何紹仁指出,《國歌法》納入附件三,體現了中央對港澳地區的全面管治權,而特區政府應該盡快完成立法工作,以確保《國歌法》能夠全面貫徹實施。換句話說,尊重國歌與否,這一刻已非大人物的焦點。怎樣實施全面管治權,令香港人貼貼服服,才是人大的重中之重。
回顧九七前的香港,港英統治香港百年,從未需要動用到甚麼國歌法、國旗法、國安法去管治社會。畢竟,英國有近八百年前的《大憲章》作為法治的基石,法律可以解決到甚麼,不可能管制到甚麼,其對法律的理解,顯然比受法家思想摧殘千年的中國人社會來得更要深入。
港英政府再壞,都不會把二次創作「個個揸住個兜,刀叉都生晒銹」當成刑事罪行。因為法律可以約束到犯罪,但不可能約束到思想。深明此理的英國人,從未在港制訂一大堆法律條文,叫香港人敬重自己,就連播放國歌的時間都異常地低調,不在晚上六點鐘新聞前後,而選擇在電視台深夜收台,讓你在休息前的一刻感受到「事頭婆」的關愛。
這種低調的關愛,就連馬場的賭仔都有三分的敬重。在2012年的國際賽上,英女皇愛駒「嘉登行宮」在馬場上亮相,加上馬會前主席夏佳理名下的「紅色禮物」代表英國作賽,爆冷勝出當日的香港瓶賽事,場上奏起《天佑女皇》,即換來馬迷的一片歡呼聲。看到這一幕的中共高層,恐怕心裏不是味兒,亦難怪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要點名批評香港馬會和一眾賭仔,要求將來奏國歌時要全場肅立。鄧小平所謂的「馬照跑,舞照跳」,原來到頭來不過是空話。
隨着《心繫家國》播出,香港人對《天佑吾王》的低調就越是懷念,對中國的認同感則屢創新低,恐怕中共的全面管制權都逆轉不了這個趨勢。然而,在中國邏輯之下,香港人對中國越是反感,中國對香港人的打壓則越見升級。成立《國歌法》的目的,美其名是要香港人尊重國歌,實際上是要讓香港人體現到「全面管治權」,並透過體現去約束自己的行為,繼而約束自己的思想。為了要令香港人理解到「全面管治權」,《國歌法》也只是頭盤,《國安法》才是主菜。
一如英國哲學家John Locke所言:「法律下台,暴政登場。」(Wherever law ends, tyranny begins.)當權者越過法律的界線,意圖利用法律去管治人的思想,就是焚書坑儒在二十一世紀的重現。當然,對於特區高官和很多人而言,秦始皇再壞都是功大於過,《義勇軍進行曲》填詞人田漢遭迫害至死只是小事一件,香港人不應把歷史中的一小頁無限放大。但他們絕不會告訴你,這樣的一小頁中塞了多少個名字,遠看時已成了一張黑紙,而今後將會有更多更多的人被當成數字,寫進那一小頁上去。
范克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