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會計師投身工廠練成聽衣架絕技

八方人物:會計師投身工廠
練成聽衣架絕技

提起廠佬,不少人的印象都是刻板粗魯,但眼前的香港萬美有限公司遠東區總裁戴麟卻是西裝骨骨。明明是會計師,半途出家加入製造業;從老闆身上學識「聽衣架」絕技,也知道新時代下宣傳要搵KOL(key opinion leader),戴麟直言希望為工業注入新元素,吸引更多設計、創新的年輕人才加盟。
時下年輕人追捧裸辭旅行,戴麟25年前已走在潮流尖端,棄英國洋行會計師的厚職,裸辭獨自歐遊兩個月。戴稱當時深得上司賞識,卻找不到進步的空間,於是辭工backpack到歐洲兩個月。歐遊過程不但提升英語能力,同時花時間倒空自己,思考未來工作和發展,亦成為他半途出家加入衣架行業的契機。

東南亞開荒獲滿足感

戴麟回港後即獲生產衣架的小公司聘用,從事老本行會計。喜歡學習新事物的他,兩三個月後又對重複的會計工作生厭,幸獲老闆安排到東南亞開荒,再次在工作中獲得滿足感,出差的經歷相當難忘,「喺新加坡第一日食海鮮就食到肚屙,令我知道以後出差好嘢要留到最後嗰日食」,「去曼谷我坐幾個鐘巴士,去同當地拍檔傾合約,個老闆一見年輕人坐咁遠車,就因為我有誠意畀咗份合約我」。
90年代,適逢歐洲的成衣轉到中國生產,國內對衣架需求殷切,戴麟負責處理公司收購合併的業務,並成立現時的香港萬美有限公司。由7人小公司慢慢合併為3,000人的大企業,他指最難處理的是人事問題,「Sales同事最難管,有次印尼排華,又強姦又放火,女同事唔去,我咪去囉。德國客見我槍林彈雨都唔怕,就得到第一張單」。御駕親征成功服眾,更因為「大事唔縮沙」而贏得同事支持。
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戴麟除了為網購公司提供衣架之餘,更提供包裝服務,發展新市場。他指「傳統嘅工業再用傳統嘅方式去做好難」,所以要做好產品設計,利用香港的優勢推動再工業化的發展。他鼓勵本地品牌發展,更親身到元創方與本地中式時裝設計品牌「新裝如初」商討合作,證明工業與創意可以相輔相成。
回想起由小小的會計到成為熟悉衣架的製造和生產的遠東區總裁,他指全賴好老闆傾囊相授,初入行的老闆教會他「聽衣架」的絕技,只要用衣架一敲枱面,就知道衣架的成本;又帶他參觀其他生產商的廠房,知己知彼。他亦希望成為其他人的伯樂,其任副主席的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近年舉辦「飛越港蘇計劃」,帶領大專生到蘇州的工廠實習體驗,加深他們對工業發展的認識,亦希望改變學生對工業發展的刻板印象,吸引年輕人入行。
■記者陳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