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做熱身 忽然運動族高危

懶做熱身 忽然運動族高危

【本報訊】預防拗柴與日常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屯門醫院高級物理治療師賴影芳表示,運動前後注意做熱身及緩和(Cool down),日常要揀選適合鞋子穿着均很重要。另外,一邊走路一邊玩手機,容易忽略身邊的障礙物及不平坦的路面,增加拗柴風險,包括行樓梯「叉錯腳」,在幽暗環境尤其要小心。
賴指,被轉介到物理治療部的拗柴病人,包括踢波受傷的學生、兒童跑跳時不小心拗柴、女士的高跟鞋太高、或平日少運動的人,「佢哋忽然去運動,但做唔夠熱身,都容易拗柴受傷」。尤其踢足球、跑步、行山等下肢力量要求較多的運動,更要做足熱身及緩和,例如每組肌肉做10下伸展動作,如小腿拉筋、腳腕向上向下拗、上下蹬腳趾等。

受傷即做R.I.C.E.四步驟

揀選合適的鞋亦很重要,包括選擇合適運動鞋做運動,並要綁好鞋帶,加強對足部保護。鞋子高度要適中,太高或太矮如平底鞋都並非最佳選擇。扁平足人士若穿平底鞋,有機會因腳墊承托不足,令足底韌帶拉長,引致拗柴。另外,建議高跟鞋高度宜不多於約1吋,有助減少身體前傾。鞋頭宜配合個人腳形要夠闊及夠深,鞋頭太窄會影響腳趾抓地能力,也易拗柴。
賴稱,一旦不慎拗柴要謹記「R.I.C.E.」4個步驟,即停下來休息(Rest)、冰敷(Ice)、加壓(Compression)及抬高(Elevation)患處,有助消腫及減痛。物理治療一般可用磁療機、超聲波、針灸等方法,減少腫痛。另外,會以腳托幫助減少拗柴。訓練平衡力、本體感覺及肌肉力量,配合伸展動作,都有助減少拗柴發生。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