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倡設棄選機制協調

民主黨倡設棄選機制協調

【本報訊】民主派原擬定以初選協調一人在新東九西及港島補選出戰,初選機制以民調加實體票站進行,評分各佔50%,據知有民主派認為此舉對知名度較高的參選人較有利,近日建議修改為「442」方案,即上述兩項評分各佔40%,餘下20%分別為立法會及直屬區議會議員投票,民主黨副主席羅健熙更倡議以「棄選」機制取代「初選」。

稱以民調為指標

羅健熙早前撰文指,民調加實體票站形式的初選,分別被認定對知名人士及有地區樁腳政黨有利,無法令各方對結果服氣,羅健熙指選舉未正式開始,新人在民調中會吃虧,但每次選舉均有新人因優秀論壇表現、選舉宣傳等脫穎而出。
為突破上述困局,羅健熙倡議民主派在今次補選改為採用「棄選機制」,即各政團均要事先共識,在選舉後段某個日子(例如投票日前一星期),按當時的民調結果,決定誰應繼續競選工程、誰應暫停,讓民調最高的非建制候選人盡量吸納民主派票源,與建制派決一高下,認為「棄選機制」實際上也可視作借助真實選舉,由選民作出選擇的另類初選方式,據知有民主派亦支持此棄選建議。
■記者林俊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