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熱潮下,鮮有入市的股民忽然變「百萬富戶」,借逾百萬孖展狂抽新股。不過除了新股外,有散戶趁今年市旺,透過銀行或證券行借孖展炒股,騰訊(700)、平保(2318)等屬近期熱門之選。不過,孖展涉及槓桿,屬高風險投資,當股價下跌會有被斬倉風險,不適合保守投資者。
散戶炒股一般使用現金股票戶口,而銀行及證券行其實亦有提供「保證金」戶口(俗稱孖展),散戶存入按金後,便可借錢買賣股票,個別具實力藍籌股的孖展借貸比率,甚至可達股票市值九成。
騰訊孖展可借八成
本報比較五大主要銀行及證券行,現時孖展年息介乎4.88至7.75厘,由於銀行交易佣金一般較高,故交易成本較貴,而且孖展借貸比率亦較低。
耀才證券(1428)整體最抵,部份藍籌公用股孖展比率可達九成;騰訊孖展亦可借八成,即投入20萬元按金,已可買100萬元騰訊,相當於用5手價錢買27手騰訊。
若簡單以借五成孖展,買入100萬元騰訊5日為例,耀才孖展息總計為334元,另計買入佣金668元,孖展總成本1,002元,較銀行平逾一半。不過,證券行信譽及穩健度未必及銀行,而且資金須從銀行儲蓄戶口調撥至證券行戶口,散戶或感不便。
致富證券投資銷售部董事郭家安估計,新股潮後散戶以孖展入市會趨積極,以往科技板塊如騰訊、瑞聲(2018)等較當炒,最近內險股如平保及國壽(2628)亦成孖展客愛股,「一般都會借到盡買」。
不過,孖展涉及槓桿,若市況逆轉,投資者要補倉彌補股價下跌差價,否則會被強行斬倉,虧損亦以倍數計。中大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就提醒,投資者借孖展前需要就市況逆轉做好應對措施,包括定好止賺及止蝕位,並要預留資金作補倉準備。
記者:陳洛嘉 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