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共解體列寧英雄變妖魔京取態中立

蘇共解體列寧英雄變妖魔
京取態中立

經歷過共產主義崛起到衰落,俄羅斯過去一個世紀對十月革命態度峰迴路轉,由前蘇聯教科書表揚列寧是「永恆的英雄」,到前蘇聯解體後將共產主義者妖魔化,惟近代又轉為中立。
在蘇聯的教科書中,十月革命領導人物列寧被塑造成如同「永恆的英雄」,學童都熟悉著名詩句:「列寧活在過去,活在現在,也永遠活着。」不過,從1980年代的蘇聯紀錄檔案中,發現不少歷史學家已將十月革命視為「武力政變」。
1980年代末的思想轉變,令當局和社會無法找到適用的教材,1988年甚至取消學校歷史科考試。至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數十本新教科書完全重寫對十月革命的部份,將前蘇聯和其支持者塑造為「惡人」,直指共產主義領袖須為當年的「血腥恐怖」負上刑責。

教科書不加插評語

惟俄羅斯總統普京2000年上台後,試圖讓歷史再度成為增強國民歸屬感的工具,批評1990年代的教科書令人產生罪惡感,而非宣揚公民意識凝聚國家。現時的教科書只描述十月革命中的史實,不再加插評語,作業也是從蘇聯電影、小說等分辨事實和虛構情節等。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