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般等閒過 - 蔣芸

這般等閒過 - 蔣芸

不久前蘋果政治版「西環集中營」專欄作家季陶評論曾俊華遭林鄭針對的事件,分析出其中一個原因是有可能害怕鬍鬚曾在節目中談太多香港人香港事的緣故。這就奇怪了,香港人香港事在「香港故事」中不談,難道今夕只談風月?只講飲飲食食?如今不是也有高官已成食評家了乎?
香港人香港事不僅已退休的高官應該談談說說評評,只要關心香港的有心人乘着如今言論仍然自由,仍有評論的空間時應該多談,有朝一日尺度逐漸收緊到一談一不啱聽就犯上官非;至少要有「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勇氣。
小人當道、豺狼當道,回歸二十年後今日的香港已失去當年的特色,迫不及待向北望向北靠,向北大送秋波,不怕肉麻骨痹的人士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頭來,美其名曰有遠見、 有佈局、有章法,西瓜偎大邊等等說穿了是這一切不過是精算師的計算,是審時度勢後的安全之策,為了既得的利益,更為了下一代買保護傘,在其位者固然如此,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更苦心積慮越俎代庖起來,轉軚的轉軚,投靠的投靠,可謂用心良苦。
很慶幸自己畢竟來時是正逢其時,見證了過去五十年香港人的胼手胝足,心甘命抵的在一個自由法治的社會中自給自足,自負盈虧,自承結果,不必買誰的怕,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腳下踩的是自己的土地,頭上頂的是自己的一片天,營營役役數十載,早已視名與利如浮雲天上飄過,視晴天雨天陰天為人生四時變幻的常態,如是者也悠哉遊哉走過了香江歲月,而有生之年也準備一如既往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