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績遜預期 倫敦股價挫逾6%渣打恢復派息恐夢碎

季績遜預期 倫敦股價挫逾6%
渣打恢復派息恐夢碎

【本報訊】渣打集團(2888)第3季業績較預期遜色,除稅前基本溢利錄8.14億美元,按年升77.73%,貼近市場預期下限,加上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不升反跌至13.6%,對恢復派息帶來壓力,倫敦股價應聲急瀉逾6%。
記者:陳洛嘉

渣打收市後公佈業績,倫敦股價績後一度挫逾6%至697.4便士,晚上8時半報703.5便士,相當於72.94港元,與香港收市價78.15元跌6.7%。

信貸質素明顯改善

渣打第3季經營收入錄35.89億美元,按年升3.6%,增幅遜預期。不過,季內貸款減值大減41.6%至3.48億美元,信貸質素有明顯改善。若按今年首3季計,渣打除稅前基本溢利為27.33億美元,按年升88.22%。
渣打自2015年中期開始暫停派息,市場原預期隨着集團資本水平提升,今年將有機會恢復派息。不過,截至9月底,渣打CET1反較上半年跌0.2個百份點至13.6%。集團財務總監賀方德(Andy Halford)解釋,雖然第3季減少風險加權資產後,其實令CET1增加逾30點子,但基於監管要求,部份地區風險加權資產的風險系數需要提升,兩者抵銷下令CET1按季下跌。他又強調,這是行業監管要求,而且集團只有部份營運地區需要提升風險系數,整體而言對集團影響不大,目前資本水平亦高於目標範圍。
至於會否重啟派息,賀方德指董事會於年底商討,當中會考慮「巴塞爾資本協定IV」(巴四)資本規定等因素,但認為集團目前收入增長見動力,而且對未來如何推行「國際會計準則第9號」(IFRS9)等規定已漸見清晰,似乎對恢復派息增加信心。
不過,有外資銀行業分析師質疑,CET1下跌對恢復派息定必帶來壓力,而且不論是渣打或早前公佈業績的匯控(005),兩者季度業績均未有驚喜,甚至較預期遜色,反映市場或高估國際大行淨息差改善情況,不排除渣打年底不派息,再令市場失望。
此外,渣打第3季監管成本亦見增加,按季升15.9%至3.36億美元,首9個月累計監管成本達9.35億美元。不過,賀方德相信,今年監管成本已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