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租金昂貴世界聞名,外國商人結業離場的例子多不勝數。2年多前「敗走」香港的煎餅店老闆金伯亮(Brian Goldberg),轉戰老家美國紐約市後風生水起,即將開設第4間分店。金伯亮接受《蘋果》專訪坦言,香港租金瘋狂,經營餐飲生意極艱難,「租金比紐約還貴,人們卻不願付出高價錢消費」。
駐紐約記者:鄭柏齡
美國前銀行家金伯亮2013年在香港創辦「老金煎餅」,一度捲起煎餅熱潮,獲港府投資推廣署視作成功例子,宣揚在港營商是理想國際平台。惟「老金」開業短短2年,全線分店便告結業;退回紐約東山再起的「老金」金伯亮,憶述香港創業困難重重,「中環舖位大約200平方呎,月租9萬港元(約1.2萬美元),比紐約很多地方還貴」。
另一方面,已經在紐約開設2間「老金煎餅」、年底前計劃增至4間分店的金伯亮說,美國消費者願意付出較高價錢購買食物,每份煎餅售10美元(約78港元)至15美元(約117港元),較香港當時售價高出2倍至3倍,「對紐約來說,『煎餅』就像漢堡包、墨西哥捲(burrito)一樣,人們接受這個價格;但香港人卻認為煎餅只是街頭小吃,不願付出較高價錢消費」。
其中一間「老金煎餅」現址,位於市內租金最昂貴地段之一的曼哈頓中城中央車站(Grand Central)旁,與當年「老金」香港中環店定位相若。金伯亮透露,中央車站店顧客以上班族為主,繁忙日每天可賣出200塊至300塊煎餅,以每份15美元(約117港元)計算,每月生意額最少10萬美元(約78萬港元),「開業一年內已經回本,每月錄得盈利,環境比香港好多了」,他感慨道「香港可能是創業的好地方,接觸不同客人,調整最佳食譜餐單,但租金實在太瘋狂」。
金伯亮坦言,在美國創業成功,包括去年贏得「紐約最佳新街頭小吃獎」,部份原因歸功於近年興起的中國小吃風;除了主打的北京煎餅,他在餐單內加入了餃子、黃瓜、雪糕等選擇,位於東村(East Village)的分店以晚餐為主,即將加入酒類產品,「我們還在研究早餐,如很快推出楓糖漿煙肉煎餅」。
已經在紐約小有名氣的「老金」,最近獲來自法國、瑞典、中東甚至中國大陸企業邀請合作,以加盟連鎖方式在海外拓展業務。仍然在考慮不同方案的金伯亮說,希望先做好紐約業務,再考慮海外發展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