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歌法》本年十月已在內地實施,香港亦快將啟動本地立法,屆時全城均須唱好國歌。由人大代表范徐麗泰等前高官牽頭的勵進教育中心上月舉辦活動,向幼稚園附送寫有內地軍區幼稚園國歌、國旗的教學活動示範,例如讓幼兒觀看「有國旗的戰鬥畫面」及灌輸「作為中國人感自豪」的訊息。有學者批評該份教學資料隱藏政治灌輸,可造成幼童盲目愛國。
記者:葉偉東
勵進10月舉行「國歌及升旗禮學習活動」,安排幼師、校長出席由青少年軍總會主講的國旗工作坊,並免費送贈文件夾,內附《國慶及回歸篇》學習活動資料冊、國旗、區旗、懸掛旗幟指引、國旗及升旗教學影片。有出席工作坊的幼師向《蘋果》透露,中心建議於開學禮、七一、十一等日子升國旗、播國歌,亦提醒儀式進行時需嚴肅、謹慎。
學者憂如納粹主義唯我獨尊
上述《國慶及回歸篇》資料冊列出中港9所幼稚園共18個教學活動示範,其中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幼稚園、蘭州軍區幼稚園的教學活動共出現8次,後者教授國旗時提及與幼兒「一起觀看與國旗相關戰鬥錄影片段」,到軍營觀看升旗禮時可教導幼兒「應該感到無比自豪,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等。
教大客席副教授梁恩榮審視教材後指,若按資料冊施教或令幼兒盲愛國,「因為幼兒本身思考能力較弱,如果(國民教育)呢個情感教學冇經過判批性反思,就會有破壞性;好似佢教幼兒『祖國很偉大』、『作為中國人我們都感到驕傲與自豪』,學生如果唔係有理性地自豪,自豪可能膨脹到自大」。他以納粹德國軍國主義為例,「同樣自以為德意志民族最優秀,呢種冇理性嘅感情,可以令學生變成完全排斥人、自大、唯我獨尊」。
梁又指資料冊有不少常見灌輸伎倆,「佢會將一啲有爭議嘅事講成冇爭議,其實(中國人)係咪值得自豪都有爭論」;讓幼兒看戰鬥片段也不適當,「講到有軍隊對付敵人、為保護國家打人,幼兒會唔會只諗起戰爭、打仗?如果情感推得太盡,可能會變成『恨的教育』,演變成有『我憎死啲敵人』嘅想法」。
勵進理事之一、退休小學校長梁紀昌承認中心曾辦該活動。梁稱上述資料僅供參考,教師有責任剪裁,「幼師都要有佢哋個專業判斷,去睇資料是否合適,再因應自己教學需要、抽取有用部份,唔應該照單全收」;但梁認為教學生以中國人身份自豪是理所當然,「任何一個國家都唔會教國民對國家羞恥」。他拒評教材讓幼兒觀看戰鬥畫面的建議,僅指「卡通片都有超人打怪獸喇」。
勵進回覆稱,上述活動供幼稚園自由參與,讓幼兒從小認識國歌及升國旗,建立國家歸屬感,又指教材是獲「世界幼兒教育聯會香港分會」(OMEP-HK)授權,重印其2007年出版的《薪火相傳始於幼兒教育:幼兒國情教育教材彙編》部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