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因為政治、經濟或是其他原因,facebook服務器不再運作,你會損失什麼?對我而言,應是大量的記憶。
忘記何時開始,我懶得把手機上發現的資料上載到硬盤或其他記憶體裏,而會轉發在facebook、微博、朋友圈,心想要用的時候隨時劃手機找出來。最開始是旅行相片,前幾次還會細心製作相冊,標註時間地點。後來隨手就上載timeline,心情好寫幾個描述的字詞,否則以後找起來全靠模糊印象——大概是去年夏天發的吧,好像在XX的相片之前。
當一切都在雲上,大腦中的記憶體確實釋放了很多空間,但好像也不用填什麼進來。以前愛掉書袋,說幾個冷僻的人名地名,顯擺一下。現在則看什麼都眼熟,可問我姓甚名誰、何時何地,第一反應永遠是指紋解鎖手機,上谷歌,上維基,只要網絡訊號充足,十秒鐘內我有答案。真的,只要連線,一切都可以是我的,而我的一切也都可以儲存在別處。
然而如果有天facebook消失,儲存於此的資料被抹去,那我還剩下什麼?或者,如果有天,出於某種原因,我無法登陸自己的社交網絡帳號,但明明知道,在譬如騰訊公司的終端的一個小小file裏,保存着我某年某月說過的話,點過的讚,雖然我看不到,但有人、也許只是一個開錯文件的程序員,分分鐘會看到,那是多麼恐怖。這並非杞人憂天,我搜索到一家大陸網絡公司,聲稱「所有數據庫都是可以進入進行相應操作的。但不是一般人可以進入數據庫進行刪除/修改」。但由於他們特殊的人脈,可以輕易進入多家公司的數據庫,並在半小時內根據顧客要求刪除相關數據紀錄。
那麼,到底是誰,在記憶什麼?還是說我的腦與電腦一樣,只是記憶的寄主,本質上留不住什麼,甚至更可怕,我們連嘗試留什麼不留什麼的自由都沒有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