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民近年興起的口頭禪「X X我地識條鐵咩」,通常是常識遇到專業知識的高牆,發覺自己乜都唔識,只能自嘲,「我地識條鐵咩」。
醫學是最常見的「識條鐵」的領域。
病人開肚後醫生消失三個鐘為另一間醫院的病人做手術!
常識而言,市民會用「離譜、靠害」形容,但專業的醫生卻會說,「唔理想、聽到會唔舒服」,一個病人開了肚苦等三小時才能做手術,原來醫生只是覺得「唔理想」,真的好輕鬆。
那位姓盧的醫生上電台解畫,不斷強調消失的醫生是「私家醫生、只是瑪麗醫院的兼職、外援、幫手」,甚至「不能要求醫生按工時工作」,你幾乎以為他是勞工處的代表。
我們討論的是人命,你卻告訴我對方的合約性質!難道說,因為醫生只是公院的兼職醫生,所以中途離開也是可以接受?難道在某些醫生心目中,醫療已經不是首要考慮,行政安排才是最重要?
一個病人開肚等三個鐘,市民只想弱弱的問一句,這件事合理嗎?
醫生搬出許多例子,證明手術中途離開合理,例如「病人情況穩定醫生協助其他手術、手術時間超長醫生要進食、遇到緊急情況要化驗」。
如果當日那位消失的醫生是去了搶救臨時突發的大型災禍,我相信全香港無人會質疑。但他卻是去了私家醫院替另一個預約了的病人做手術。
如果你要去私家醫院做預約手術,便不應該參與公立醫院的手術,因為你分身乏術。
如果說,那位消失的醫生其實可有可無,則當初為何要叫這位醫生到場?他做完私院的手術,特意再趕回公立醫院,好明顯,他知道這個手術需要他在場。所以我們只能問,為何中途要離開呢?
一個預約的病人,和一個開了肚的病人,他們兩者的分別,我們真是,識條鐵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