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爸爸手記】尋柑熱

【列席爸爸手記】尋柑熱

【文化籽:列席爸爸手記】
全城尋柑熱近日正在展開,果欄、街市也佈滿了新會柑的蹤迹,大街小巷裏總有不少人正在剝柑皮、或是曬柑皮,家中存留着的餅乾鑵、蛋卷盒也終於大派用場,用來製作這個傳承着民間特色的陳皮。我家本來沒有製作陳皮的傳統,但基於一試無妨的心態,去年便試試自己𠝹果皮、曬果皮。當然,每逢遇到新奇、好玩的東西,我必定會與兒子們一起共闖、共創。洗柑可能會覺得簡單,𠝹柑又難以控制力度,最終就讓他們試試反柑皮與曬柑皮吧!
從網上而來的學習,當然不能比得上有經驗的前輩指導,我反柑皮時弄爛了的,可能比兒子們的還多!但不打緊,樣子不美還是可用吧,世間事情未必是盡善盡美的,何必要着意要求完美,徒增自己壓力?這是我的領會,也是兒子們的學習。
坊間柑皮有紅有綠,果農早收的是青綠色的柑,曬製後便成青皮,其價格稍平,大有追捧者,惟其藥性較峻烈,行氣作用強,但亦會破氣;待真正成熟後才收的是大紅皮,價格稍貴且貨量有限,經年月陳化後便成了我們熟悉的廣東三寶——陳皮,能理脾胃之氣,燥濕化痰,藥性較溫。其實人生如柑皮,每人皆有機會成材,若盲目追捧坊間所言,要在起跑線前已勝出的,往往在日後只能得出較遜之功效;若然肯等待、肯堅持、肯付出,便能慢慢育成一個成功的生命,將來可以有機會大放異彩!當然,也要像陳皮一樣,在數十年的時光中,要不斷學習、經歷、成長,才能陳化,成為一個有才有能、有品德、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願這領會也能像陳皮一樣傳承下去。

果農早收成青綠色的柑(左圖),跟大紅皮有所區別。

親子小點子:大自然中玩樂

小朋友最喜歡在公園裏遊玩,其實除了滑梯、鞦韆、攀登架等遊樂設施,他們也可在非人造的環境中玩樂。在公園的範圍裏,父母可以與子女一起找出一棵板根最大之樹,先認識其種類,再上網搜尋有關樹木的資料,然後,再挑戰在板根上作平衡木行走,也可嘗試雙腳凌空,坐在板根上,拍一特色照片。
在大自然的空間中遊戲,不像是在球場或是遊樂場中,受着各種限制及規範,是真正能自由自在地玩樂,享受小朋友的歡樂,所以理應多多支持。當然,小朋友若有行為影響自己、其他人或物件的安全時,他們仍需要家長適時的教導及指引。

撰文:列氏

八年的全職爸爸生涯,有苦有甜,有血有淚,想過放棄,勉力堅持,為在兒子的生命路上,曾作主席,現今出席,將來只需列席,但從不缺席。

編輯:陳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