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解決貨車及旅遊巴泊位不足,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早前聲稱,當局正將一些汽車流量少的道路在晚間劃為泊車位。但據運輸署的資料,當局曾研究400個夜間路旁泊位,至今只得四成可以落實,當中超過一半位於偏遠地區,只有少量泊位處於市區,包括灣仔駱克道及深水埗東京街。議員及運輸業更踢爆,夜間泊位被霸位問題嚴重,政府的措施只是篤數。
運輸署發言人表示,由去年起展開增加夜間路旁商用車輛泊車位計劃,至今共研究389個泊車位。截至今年8月,有105個泊位因地區反對而擱置,有136個正分階段進行地區諮詢。
餘下共148個夜間路旁商用車輛的泊車位可以落實,其中107個已開放供貨車使用,14個供巴士使用。另外27個泊車位待路政署完成相關工程後可開放使用。
發言人又指,在諮詢期間,部份市民擔心增設夜間路旁商用車輛泊車位可能引起噪音、治安、交通、安全等問題。運輸署會繼續處理市民關注的問題,希望增加相關的泊車位供應。
逾半位處偏遠地區
據運輸署的資料,148個可以落實的夜間路旁商用泊車位,佔三分一位於屯門,共47個;其次是葵青區共38個。位於市區的泊位最多是筲箕灣東喜道有16個;觀塘鴻圖道等共11個;深水埗東京街及窩仔街共4個;灣仔駱克道3個。
立法會議員譚文豪指出,他曾經在晚上到鴻圖道等道路的夜間泊位觀察,發現夜間泊位不是被私家車佔用,就是被人擺放了卡板等雜物霸位,更加有泊位可能阻礙消防龍頭,「當局向外公佈就話多咗幾多個車位,但實際上商用車泊唔到」。他認為警方及食環署要聯手加強執法,杜絕夜間泊位被濫用問題。
泥頭車司機協會總幹事陳三才亦稱,霸位是行內潛規則,「行家都知道某啲泊位係邊啲車霸咗,唔會亂咁泊埋去,否則後果自負」。事實上不少貨車及旅遊巴一直以來都是自行在流量低的較偏僻道路非法泊通宵,「每個月抄幾張當交租」,政府所謂夜間泊位只是篤數。
陳三才表示,私人停車場根本不歡迎大型商用車輛入內停泊,指政府應該開放海事處的貨物裝卸區,以及等候規劃的地盤用地供泊車,並且設立更多專供大型商用車停泊的停車場。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