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上周與羅冠聰獲准保釋等候上訴,難得重新呼吸自由空氣。之鋒昨接受《蘋果》專訪時說:「坐監期間,我一直同自己講:冇嘢好怨,行呢條路係我主動嘅選擇,我知我可以坐完監就隱退,去外國讀書,但我絕對唔會。」在一眾年輕政治犯中,之鋒的刑期最短,卻獲國際最多關注,他為此內疚和自責,甚至「覺得不配」。民主路漫漫,他承諾會以倖存者心態,續未竟之路。
記者:呂麗嬋
「可以參與呢場香港歷史上極之關鍵嘅運動,我只係覺得幸運」。說話如機關槍,之鋒入獄前試過一日趕10個訪問。剛滿21歲的他自覺要放慢腳步,入獄後瘦了一圈,正爭取時間與父母吃飯、與戰友開會,更忙着看回入獄期間的剪報,「睇番好多新界東北案家屬嘅訪問,深深覺得身邊人仲辛苦過坐監嗰個」。入獄讓他沉澱思考,儘管一直被捧上天,他卻表現清醒。
慶幸開明父母支持
「我只係剛好企咗喺國際社會關注嘅位置,其實喺13+3+N入面,我嘅服刑年期係最短,我一直覺得,自己唔配有咁多國際社會關注,但如果我企緊喺幫到公共領域同民主嘅位置,我一定會繼續做。」生於中產家庭,父母都是知識分子,讀私立小學、直資中學,他說同級三分一同學到外國升學,單去英國,至少也有十個,「喺高院重遇個舊同學,佢讀法律喺法庭幫手做實習,臨坐監前兩小時撞番」。
命運迥異,但黃之鋒慶幸有開明的父母。他在獄中看到媽媽親筆寫給特首林鄭月娥的信,力發千鈞。之鋒心裏讚嘆媽媽「果然係中文系學生」,亦回想過去幾年走過的路:「會諗如果冇國教、冇雨傘運動,跟循我父母嘅軌迹,我可能都會去外國讀書,做個好典型所謂獅子山下精神嘅學生」。
「我可以好老土咁話係時代嘅呼喚,但我更加慶幸當初選擇留喺香港,參與歷史」。一走了之容易,留下來更難。回到反國教時空,他佔領公民廣場十日,無申請不反對通知書,畢竟當年以「坐監」起跳的高壓氣氛未成氣候,「你可以講拉咪拉,但唔到坐監前一刻,係唔會感受到嗰種壓力」。近年參與社運的代價越來越大,「根據今日嘅社會氣氛,我有三分二機會會再入獄……唔介意坐3個月監,但3年監又如何?」
樂見眾志戰友成長
從14歲創立學民思潮、反國教一戰成名、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再被判入獄,走過高山低谷,這個總是被指「寸嘴」的少年早有心理準備再入獄服刑,「被判坐監前一日我問自己一個問題,當日同樣衝向公民廣場有200人,其餘嗰197個人𠵱家做緊咩?曾經喺呢條路一齊行嘅人會如何回應?好彩坐監嘅呢兩個月,大家冇令我失望」。
之鋒喜見小別69天的眾志戰友成長,主動開發議題及連結國際,「坐監前會擔心,怕眾志會散,出嚟先發現冇咁依賴主導會議嗰3個人,更願意主動提出諗法、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