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下台】
特朗普親信因「通俄門」被起訴,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澤利澤認為,其團隊及共和黨如何回應,將決定事件會發展成令尼克遜總統下台的「水門事件」,還是讓列根總統可全身而退的「伊朗門」。
1974年3月,尼克遜政府的司法部長、幕僚長、內政顧問及法律顧問等多位要員,因隱瞞他下令在民主黨總部裝偷聽器被起訴,是美國史上最多總統親信同時遭刑事檢控。在傳媒鋪天蓋地報道下,尼克遜無力挽救民望決堤急瀉及共和黨黨友「跳船」,最終黯然辭職。
列根「伊朗門」全身而退
在「伊朗門」中,列根政府非法向伊朗售武,資助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分子,兩名國安高層在1988年3月被起訴。當時列根任期進入尾聲,加上他成功跟蘇聯達成限武條約,國會無意彈劾他。共和黨亦力撐列根,把拒絕支援尼加拉瓜反共武裝勢力的民主黨塑造為「壞人」,助他的繼任人、時任副總統老布殊在同年總統選舉中勝出。
澤利澤指,未來數周將是關鍵時刻:特朗普會否再在Twitter大發雷霆,甚至試圖撤換米勒?共和黨能否說服公眾總統沒有行為不當?被檢控者會否爆出更多線索?更重要是法庭、檢察官及國會能否如尼克遜時期般克盡己任,還是像列根時期般因黨派之爭,阻撓對行政機關的調查。
美國有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