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菲島籃球記 - 喬靖夫

Tuesday:菲島籃球記 - 喬靖夫

這些年去旅遊都有個目標,就是盡量找機會蒐集世界不同地方街球經歷。因為修習菲律賓武術的關係,近年去過菲島多次,卻很遺憾一次也沒在這個有名的籃球狂熱之國打過球;這星期我又再去長灘島(Boracay)學武,而且預知住處附近就有個籃球場,於是連籃球都帶去了,決心要來個第一次。
抵埗後因上課和集體活動緊密,一直沒機會去球場,直到第四天從沙灘回旅館時經過Balabag Plaza球場,發現位一起學武的澳洲同伴Tristan正與當地人鬥球,於是急不及待奔回房間換上球鞋披上背心,穿着濕淋淋的沙灘褲就趕去加入。
加入球賽時,對方突然向我用英文問:「One hundred pesos per head, OK?」我這才恍然大悟,這裏鬥球要賭錢。100披索也就只是港幣15塊,我當然毫不猶豫答應這個「入場費」,展開我人生中最不純潔的一場籃球比賽(笑)。
我們一方三個隊員包括Tristan、我和一位大約五呎高穿人字拖鞋的當地人;對方陣容不算超厲害(大概怕我們不落搭吧),唯獨一個非常壯又能跳,手瓜有如小兩個碼的勒邦占士。因為有賭注,我沒有熱身準備手風欠順;幸好Tristan外投甚準,令分數咬緊。不過我們卻遇上一個最大的敵人:這球場的奇特規矩,就是沒有「安全」這回事,守方拿到籃板球不必再帶出禁區頂或三分線外,可以馬上就直接投籃!籃板能力強的「勒邦」頻頻靠這十拿九穩得分,我和Tristan卻因不習慣經常錯失「食叉燒」機會,此消彼長下最後我們以兩分落敗。
我在菲島的籃球處女戰就此落幕,口袋也少了一張鈔票。打完後心裏大感滿足,但同時又有些可惜——當然不是捨不得那100披索,而是假如贏了,以後可以告訴別人我曾經打籃球賺錢呀!
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