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恒基合作 教會拒公開條款 佑寧堂變豪宅疑違地契

與恒基合作 教會拒公開條款 
佑寧堂變豪宅疑違地契

【本報訊】擁有68年歷史、屬三級歷史建築的香港佑寧堂與地產商恒基合作重建計劃,本月開始進行清拆工程。有保育團體昨日帶同橫額到場反對清拆,要求教會公開與恒基合作方案。團體質疑教會違反當年地契規定土地用於宗教用途,要求政府重新檢討教會用地,並訂立保育方案。
記者:張文鈴

香港佑寧堂本月開始清拆,樓梯被扑碎。李家皓攝

香港佑寧堂為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會員教會,教堂位於香港半山區堅尼地道22號A,本月開始清拆,《蘋果》昨發現整座建築物被圍封,一地碎石,且佑寧堂聖所外面已插滿多條鐵枝。教堂拆卸後將重建成一幢豪宅及新教堂,佑寧堂聖所將變成半透明玻璃聖堂,恢復戰前哥德式建築設計。全幢大廈為22層高、提供45個單位,地下至5樓保留作教會用途,6至22樓為住宅。大廈業權及其中19個單位將歸佑寧堂所有,恒基將承擔有關發展成本和風險。

議員轟因錢拆十字架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昨在現場讀出教友公開信,指在教友再三催促下,教會仍未交代與地產商共同發展項目的條款內容,及日後重建後所獲的巨額資產將如何分配和使用;又提到教會在沒有公開招標,亦沒有建築師報告證明佑寧堂老化的情況下,呼籲教友支持重建項目,最終雖獲四分三教友支持,但事後教友查詢合約內容遭拒絕。
一名不願具名的教友稱對教堂清拆感傷心,又指於9月份曾接觸古蹟辦,惟對方對事件感有心無力。其間一名自稱是該教會重建委員會成員的外籍人士到場,但未有透露姓名,對在場人士的提問僅稱會再了解,隨即上車離開。
全民保育行動發起人袁智仁指,現時教會和地產商利用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GIC)政策漏洞,將教堂變成豪宅,扭曲規劃原意。他翻查1960年的地契,當年政府以2,000元批地予教會,規定土地用於宗教用途,如有違規政府可收回土地。他又批評,特首林鄭月娥承諾保育中環,卻未能保留佑寧堂,令概念形同虛設。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表示,當年政府以低價將土地批予教會作宗教用途,且地契沒有太多限制。但教會現時利用當年寬鬆地契優勢,加上人脈和財團形成「鐵三角」組合,以教會不夠土地使用為由而重建,「如果用同一個邏輯,點解黃大仙祠、車公廟都唔起番個中心」;又感嘆「習近平因政治原因拆十字架,香港人就因錢而拆十字架」。
《蘋果》曾向香港佑寧堂查詢,惟電話轉到留言。恒基則指項目交教會回應。發展局至截稿前未有回覆。

佑寧堂重建後,花崗岩石牆會重置成日後教堂正面石梯。設計圖片

聖所內的巨型木造十字架獲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