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係權威 其實係威權(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話係權威 其實係威權
(傳媒工作者 林彥邦) - 林彥邦

假設你是老師,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要在課堂上直播李飛主任的講話。直播開始前,有位不識時務的同學A舉手發問:「老師,李飛係乜水?有咩咁重要,要香港中學生上堂聽佢講嘢?」
你頓了一頓,想起教育局長楊潤雄指,李飛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是《基本法》權威云云,於是你照本宣科講一次。
到同學B舉手:「老師,點解佢係權威呀?」
為何呢?你急急上網查一查,基本法委員會在97年7月1日成立,根據當時人大決議的字面解釋,基本法委員會,是人大常委下設的工作委員會,就《基本法》17、18、158和159條實施中的問題「進行研究」,向全國人大常委「提供意見」。
再翻下去,《基本法》17、18條,是有關香港有獨立立法權力,全國性法律除列於《基本法》附件三外,不在港實施,158、159條就是有關《基本法》的解釋和修改。從字面看,基本法委員會只是就《基本法》四條條文「提供意見」,實在不見得有何權威性可言。
善解人意的同學C,看出老師的急迫,插話希望為老師開脫:「老師,係咪因為佢係法律權威呀?」
同學,謝謝你幫倒忙,李飛是日文學士、經濟學碩士,和他的前任喬曉陽一樣,沒有法律背景半途出家。香港經常標榜是法治社會,為何會有從未受過法律教育的人,跑出來以權威的身份解讀法律?老師還真不知道答案。這時直播鏡頭一轉,拍到台下在拍手搖頭的譚惠珠,不禁想到若要說法律、講歷史,本身好歹是個律師,回歸前是基本法草委,97後歷任四屆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譚惠珠,會否更權威?學校為何不直播譚惠珠講話?
想得太遠,越解越糊塗。
「老師,李飛係大官?」這班同學問題還真多,這次是同學D。
你想了一想,要說他的官很大,不過是個正部級,理論上和張曉明同級,張曉明三不五時發表偉論,何以學校不直播張曉明講話呢?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的官絕對比李飛大,但又未嘗見學校直播張德江講話。
這時李飛主任的發言剛到一半,翻來覆去說着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兩制只是手段、一國才是目的,日後要少講高度自治,你看見學生面上一臉狐疑,口裏念念有詞,「老師之前唔係咁教㗎」、「唔係話50年不變咩?」、「即係佢哋以前呃我?」,甚至隱隱在某些同學的口中,讀到了類似「港獨」的耳語。
一連串解不通說不明的問題,壓得你喘不過氣,班房中幾十雙好奇的目光讓你無地自容,這一刻,你要爆了:「總之我話佢係權威,佢就係權威!」
「呢個就係中國特色,所有理論上字面上嘅解釋都無意義,話係權威,其實係威權,邊個有權邊個話事,李飛係護法又係宣旨人,同佢本身官職大唔大,識唔識法律一啲關係都無,總之係北京派嚟傳話既,佢講嘅就係聖旨,都講到明要全面管治,仲一咩國兩制?基本法係佢寫嘅佢又可以隨便自己解釋,佢話咩就係咩㗎啦,明未?」
同學們靜了下來,沒有再追問,這時李飛主任的發言亦告一段落,同學A大聲笑了說:「早講呀,唔使嘥大家時間轉彎抹角嘛。」然後課堂鐘響、下課、太陽照常升起。

林彥邦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