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目標上路,尤其虔誠基督教徒,以「得着」為大前提;一些祈求宏願成真,一些祈求惡習戒甩,一些祈求身體復原。總的來說從「得」着手。
最終決定上路,思索超過已十年,先經歷工作繁忙欲罷不能,頸椎重傷後遺施大手術後數年連至輕便背囊也無力揹上,母親患病爾後離世,未幾自己患乙結腸癌、手術、治療……時光荏苒,再不行動,歲月無多。
付諸行動背後最大動力:感情。
不是正面祈求得着,出乎意料之外發生在自己身上、意亂情迷不能自拔,唯獨自上路予空間面壁,但求:放下。
數十寒暑易過:工作事業眼見工夫,至難駕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自少害怕感情牽絆,絕大部分營生寧選獨自面對。
2017 伊始,日本和歌山白濱,面對𨨥月島氣象萬千日落,自忖:是時候,今年不出發?
明年、後年……時間愈拖愈難成行!
趁情感事紛亂,趁機上路,以「放下」為前提,從頭細認、演繹深度孤獨。
四月底,從法國西南部、比利牛斯山腰出發,以雙腳步行橫過西班牙北部「聖雅各聖徒之路」。
出發前搜索、閱讀有關Camino de Santiago的著作頗多,然而大部份資料既不客觀、也不實用。尤以偏重個人情緒抒發,甚少具備簡約圖片文字,直截了當將行程向讀者清楚描述。
網上訊息提供更具體的活動影像,相對實際。好些始終不脫神話化、偏重感情用事,未能說出行程雖長上山落山不容易,一般人必須一個月時間以上行完,經歷肉體與毅力考驗。除此之外,相對藏人經年轉山的肉體精神付出,無可比擬。(明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