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出爐,新領導層產生,這是權力大洗牌的開始,而不是權鬥的結束。下周開始就有會新一波黨政軍人事任免公佈,如上海市委書記等,還有一些高官會以出席公開活動的方式履新,如中宣部長、中組部長等,明年3月國家機構領導人換屆是第二波,然後又有一輪省部級的大洗牌。
在「黨領導一切」的體制下,中共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委員的名單就是下屆國家領導人的名單。習近平、李克強將連任國家主席、總理,栗戰書、汪洋、韓正內定分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常務副總理,名義上還須明年初十九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再交3月的全國人大、政協會議投票。趙樂際、王滬寧分管中紀委、中央書記處,屬黨務官。
政治局委員基本上是以職定人,通常由中直機關的部長、副總理、部份省市黨委書記組成。常委之外的18位政治局委員中,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和張又俠、中紀委副書記楊曉渡已履新,身兼中央書記處書記的丁薛祥、黃坤明、陳希、郭聲琨分別是中辦主任、中宣部長、中組部長、中央政法委書記的內定人選,近日就會以新身份亮相。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暫時不會異動,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明年將升為排名第一的副委員長。
最受矚目的是副總理及上海市委書記的人選。現有四位副總理或退或高升,韓正將成常務副總理,另三位應在劉鶴、李強、孫春蘭、楊潔篪當中產生。劉鶴、李強都是習近平親信,有優勢。孫春蘭接替劉延東,成為中國女性第一高官,有其象徵意義。楊潔篪雖入局,但是否晉升副總理,或要看習近平會否新增一個副總理職位,但都會斷了外長王毅晉升國務委員之路,哪怕王毅曾吹捧習近平外交思想是「對過去300多年來西方傳統國際關係理論的創新和超越」。
在地方諸侯板塊中,蔡奇、李鴻忠、陳敏爾、胡春華、陳全國應會分別留守北京、天津、重慶、廣東、新疆。上海市委書記盛傳由遼寧省委書記李希接任,依往屆節奏會在下周交接,並由此引發連串省委書記、省長的洗牌。
習近平軍權保衞戰未結束
由於習近平在十九大之前大舉調動黨政軍人事,從職務安排着手派人卡位,令「習家軍」在政治局佔盡優勢。但從中委名單到最新黨務軍隊領導人名單看,仍有兩大意外狀況出現。其一,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央書記處書記楊晶退出中委,中宣部長劉奇葆、新疆前區委書記張春賢退出政治局,他們均是十九大主席團成員,又未屆退休年齡,出局後最終能否平安落地,不無疑問。
其二,中央軍委大「裁員」,軍委直屬六部三委中只有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紀委書記張升民躋身軍委委員。原本是軍委委員的各大軍兵種司令員都無緣躋身國家領導人名單,後勤保障部部長宋普選更失中委地位。中央軍委先設後勤保障部,取代過往的總後勤部,後又設直屬的聯勤保障部隊,給人叠床架屋、職責混亂的感覺。很難想像,一個曾經貪腐成風的總後勤部,或者一個地位偏低的後勤保障部,如何支援解放軍打勝仗,同樣很難想像,地位被削弱的軍兵種、軍頭,如何保證效忠於總書記。由此可見,習近平的軍隊改革仍未結束,軍權保衞戰仍未結束。
http://www.facebook.com/appledaily.liping
李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