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書院每年舉辦三個重要的學術講座,即「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和「新亞儒學講座」,涵蓋文史哲三方面,每年都找來世界知名的重量級學者來港主講。
據新亞書院通知,第四屆「新亞儒學講座」已邀請得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兼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陳來教授主持,第一講已於十月二十三日在中大舉行,題目是:「荀子政治哲學新探」。
第二講將於明日,十月二十七日在中大逸夫堂舉行新亞書院雙週會時發表,題目是:「梁漱溟的儒家倫理說」。
第三講對全港公開,於十月二十八日星期六下午三時正假銅鑼灣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堂舉行,題目是:「儒學百年」,歡迎各界人士到場聽講。
陳來教授為北京市人,生於1952年1月,大學本科在中南礦冶學院攻讀地質學,後對哲學有濃厚興趣,專攻哲學,1981年於北京大學得哲學碩士,85年得博士學位,師從馮友蘭,張岱年等北大名師,專攻儒學哲學,宋元明清理學及現代儒學,主要著作為「朱熹哲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宋明理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他取得哲學碩士學位後,便在北大教書,2010年才轉到清華大學為哲學系教授,執掌清華國學研究所。
看他的經歷,十分簡單,一生至今就是讀書、研究,生於北京,教於北京,24歲之後修讀的和研究的,都是儒學學說,至今41年都是儒學學生,已成為當代中國的一位重要傳統儒家學者。
像陳來教授這樣的學者,生於1952年是比較幸福的或幸運的,1966年文革開始時,他才14歲,初中學生一名,紅衛兵運動對他的影響不大,到了1976年大學畢業,剛巧四人幫垮台,文革結束,批鬥文人學者之風逐漸消失,孔子之說可以倖存,故此他才可以安心進入北京大學研究儒家,81年拿到碩士學位後,鄧小平已全面掌權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於是造就了一批新進學者,試看他的老師馮友蘭,於1949-1979年間,向當權者獻媚,批鬥別人也受批鬥,內外不是人,在批林批孔運動中痛苦不堪,學問也就停滯不前了。馮友蘭曾領軍批判友人梁漱溟,也為梁漱溟寫輓聯,可說飽受政治摧殘,身不由己,與他相比,陳來教授等當代中國學人,可說生得逢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