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的美國F1有多項新嘗試,其一就是由著名拳擊報幕員Michael Buffer加紅地毯、煙霧機與音樂等「美國style」,隆而重之地介紹20位「車鬥士」入場。現場觀眾反應OK,澳洲車手歷斯亞度(Daniel Ricciardo,圖)進場時更又叫又跳、興奮不已。不過,在歐洲、特別是英國,網民似乎對這種美式進場超級負評。
20年來以grid walk環節而聞名的英國F1電視評述Martin Brundle,亦在twitter以英式幽默「看你們間中po文展示些少不滿,就知道大家不大喜歡新grid walk」,來暗寸美國style的不濟。
為何歐洲網民普遍對此都嗤之以鼻呢?是時候扮拋書包。最近讀了一位英國人類學家於80年代出版的舊書《The Soccer Tribe》,裏面提到在歐洲,足球是部落制。每隊都是一條村,球迷即村民,村民穿着村的顏色(球衣),村民唱村歌(會歌);村民入村不出村,一生一村,八鄉不是十四鄉,利物浦不是曼聯(連奧雲都不敢不同意)。有組織的現代體育源自19世紀英國與歐洲,其球會擁有過百年歷史屬等閒,其粉絲對己會認識之尖讓人感到自豪,卻足令其他人都變門外漢。
F1也是一條擁有近70年歷史的村,有令人自豪、值得捍衞的文化;F1同時帶有一點高傲,其直播所呈現之簡潔畫面似乎在說:你懂就懂。今次,有英國網民甚至批評美國F1為何要逐一介紹20位車手,不懂就應先做功課!此等極端例子正好說明上述包袱,正正就是F1一直未能攻破美國市場的原因。村民我明,我也是村民。惟現在村裏人口下降兼老化,我們在村裏的都要想想辦法吧?
陳恩能
http://www.facebook.com/danonthe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