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在「信報」熟悉的版位、熟悉的簽名,真不敢相信這篇文章是出自一向尊敬的成功的報人、名評論家林行止的手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但看「倡簡體字事不宜遲」這半截標題已把我嚇傻了,他認為立法會議員的首要工作是不可讓政府亂派糖,是應該主動提出新動議「讓簡體字成為香港的法定中文──與其未來(遲早)由北京發辦何如立法會當機立斷先行此政治肯定正確之策」。
簡體字破壞中國文化、殘害文字結構是絕大部份有知識的識字的中國人所深惡痛絕,簡化之後的荒唐荒謬已成笑話,推行簡體化的文字,一直是中國大陸想做而在香港做不到的事,畢竟,香港大多數人有頭腦有良知,不想看到自己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人對中國文化之基本認識的中國字被改得面目全非,失去了本來的字形結構;每個字從字形結構上已蘊含着字的意義與精髓。林行止的這篇突兀到令我傻眼的文章,我不相信是出自這位德高望重的香港健筆之手,反像是遭人綁案於暗室,假借他的名字推出,與我認識的林行止無法聯想在一起,是否事出突變?照理說功成名就的林行止,大半生已過,富裕幸福圓滿到應該別無所求了,何以在這樣的心情環境之下提出這樣的主張,太驚人也太意外了。
不僅是我,很多有識之士,林行止的同行在文章披露後也與我一樣以為自己發緊夢,如果這只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只是幸福的歲月太安逸太無波瀾而投下了這一顆炸彈來吸眼球,那麼他肯定做到了,只是,只是啊,怕的是類似顛覆昨日的我之文章陸續有來啊。
(編按:因稿件調動,曾志豪專欄本周改為四五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