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見這些新聞:──
一個捨荒老婆婆被發現陳屍陋室中,那單位堆滿垃圾廢物,而老婆婆卻是身家X百萬的隱形富婆。
街邊穿得像個地盤工人的大叔,天天儉食錙銖必較,禾稈冚珍珠,是個孤寒老細。
警方放蛇,在中區打擊濫收車資罪行,抓到一名61歲司機,70元車資多收30元,喬裝乘客者抵步付張紅底即表露身份。而司機的「身份」更意外,他住中半山千萬豪宅,還是的士車主,為了30元以身試法?
……
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底牌」,有些二仔底有些竟是王牌。我們見之不過多貪蠅頭小利、縮骨克己、辛勞積蓄但捨不得多花──日子過得如此自苦,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思?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手上的錢,愈用愈有,愈省愈窮,正因為「維穩」決非有前景的生活。
省吃儉用貪少積多,是美德,過份了便是自虐。保留「不動」產,其他的都是餘錢了,花在健康養生、充電增值、分享快樂、慈善公益……上,人也開心。
半生掙扎勞碌收穫,能使用、享用、善用、花用的是「財富」──否則只是「遺產」。不義之財(例如那「五千萬」),貪了也袋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