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大閘蟹季,總會有朋友約我來個蟹聚,今年也不例外,但這個蟹宴卻跟以往不同,因為今年陽澄湖蟹仍未有批文供港,所以我吃的是台灣大閘蟹。上星期經過九龍城時,見到有幾間以往專賣大閘蟹的南貨舖,蟹櫃裏空空如也,有些店則零零丁丁有幾隻放在蟹櫃,標明是「北海道大閘蟹」,但陽澄湖蟹則不知所終。
說回正題,所以我今年第一餐大閘蟹,就是這台灣大閘蟹,餐廳更請了上海王寶和大酒店的主廚及團隊一起設計這大閘蟹餐單。如果你在上海吃大閘蟹,跟人說不知道王寶和是甚麼的話,一定會被人輕視,事關王寶和創始於乾隆九年(1744),至今已有270多年的歷史了,初初他們是以釀黃酒起家的,後來更逐漸發展餐飲業務,有「酒祖宗、蟹大王」的美譽。他們自1979年已推出蟹宴,擅長以蟹的不同部位烹調出不同菜式,其「王寶和蟹宴烹飪技藝」亦被評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令一眾老饕趨之若鶩,所以今次不用到上海,也能夠品嚐王寶和大閘蟹菜式的滋味,實在難得。
是晚點了三道菜,重中之重一定是他們的名菜「菊花對蟹形」,這是一道極花工夫及時間的菜式,先將大閘蟹蒸熟,再拆肉拆膏調味,最後加上甘筍條及魚肉絲,拼湊成跟原隻大閘蟹一樣的賣相,是大閘蟹手工菜的典範。一打開蟹蓋,全部都是已經拆好的蟹肉蟹膏,感覺實在太幸福,而且蟹肉蟹膏的份量真的很多,單單這一道菜已經起碼用了四、五隻大閘蟹,只賣$488,拆蟹有人代勞,更可以一啖吃到蟹肉和蟹膏,我覺得是好味又抵食。
若果說「菊花對蟹形」是心機之作,那另一道菜「蟹粉明蝦球」則是考師傅的刀工,師傅用的並非平日吃的那些小蝦,而是jumbo size的大虎蝦,𠝹出紋理再拉油後,立時變成牡丹花的形態,配上自家調配的蟹粉油,蝦肉沾上了甘香的蟹粉油,更加鮮香甜美,蝦肉夠爽脆,又多蟹粉,絕對抵食;「蟹粉小籠包」,雖然皮較厚,但裏面有很多蟹粉,根本就是一個小籠包入面包着極多蟹粉,反而吃不出有豬肉餡料。
要說批評的話,就是服務太慢,我是8時正開始吃的,頭兩道菜來了之後,一直等到9點45分才有小籠包吃,換句話說即是等了至少一個半小時。不過價錢確是不算貴,因為只要用任何大銀行的白金信用卡,都有八折,吃了那麼多道菜,都只是一千多元埋單。兩個字:抵食。
富豪金殿
地址:銅鑼灣怡和街88號富豪香港酒店3樓
消費:晚餐每人平均$500
Profile:何偉文
香港出生,溫哥華長大,多倫多約克大學修讀政治學,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深造法律,現在香港執業。熱愛旅遊,閒時喜愛到處發掘美食,至今已嚐超過二百粒米芝蓮星。Facebook:Facebook.com/RHColumn
編輯:施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