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共召開十九大會議,位於上海地標新天地的中共一大會址門庭冷清。中共愛國洗腦工程鋪天蓋地,民族主義情緒理應高漲,有外國專家指出,自2008京奧後,中國民族主義情緒下降。不過,本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認為,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低視乎整體環境,也端賴有沒有重大事件發生,指中共擅長製造事端,煽動民族情緒,令民心靠攏政權。
京奧後民族情緒降
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國際政治學家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稱,中國民族主義情緒在2008年京奧達高峯,但翌年開始停滯或下降,年輕人民族情懷比不上上一代。劉銳紹稱,社會風平浪靜,民族情緒自然不高,但若爆發中美戰爭,內地特別是年輕人反應估計不大相同,故中共不時製造事端,模塑假想敵人,令民心歸順。
德國默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本月發表中國網絡調查指,中共大舉監控網絡言論,五毛黨又四出活動,但網上言論未一統,仍存不同看法,網民就不同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熱烈討論,反映內地網民對國家前途仍無共識,習思想沒能成為一言堂,未能完全主導網上言論。報告警告,隨中國經濟下滑,爆發戰爭或出現重大事件,中國政府將採取強硬網上言禁措施。
■記者盧燕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