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m.facebook.com/travel.appleseed
相信大家對刮痧並不陌生,就連鄭秀文都有刮痧習慣,更在社交網站指:「只要刮,不要怕」,但到底刮痧是甚麼呢?
刮痧是種中國自然療法,現代中醫大多用牛角和玉石等器具,而一般家用的就可用光滑器具如匙羹在相關部位刮拭,註冊中醫徐澤昌指,刮痧作用主要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和發散風寒等。雖然刮痧對身體有一定作用,但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如懷孕女士、皮膚有損傷人士、有出血傾向疾病、吃飽飯或飢餓人士、體虛人士等都不適宜。體虛人士更要留意,因為如果過度刮痧,有機會出現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嚴重的會休克和腦部缺氧。
徐澤昌中醫再指,刮痧越痛不代表越有效果,力度應在可接受程度為主,如果過度刮痧,又或刮拭方法不當,都易令皮下組織造成損傷,而痧痕顏色可反映臟腑問題,顏色越深如呈紫紅色,亦即代表臟腑有較嚴重問題,正常一般痧痕會3至5天會褪去,中醫亦建議必須待之前的痧痕全部褪去,才可進行另一次刮痧,否則有機會令血管受損。
雖然坊間亦有出售不少自行刮痧的用具,但中醫提醒自行刮痧有一定的風險,如力度不適、過度刮拭、刮錯部位等,而亦有部位不適宜刮痧,如乳頭部位及血管位置。刮痧後亦要避開風寒,最好在半小時內避免吹冷氣,沖冷水涼或游泳等,想嘗試刮痧的你就要留意了。
記者:陳傲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