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刀未老 - 蔣芸

寶刀未老 - 蔣芸

雙十那天信報A17版刊登了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的「推斷與解釋中國」,已許久不見張教授和蘇錦玲女士了,世有所謂絕配之說,這一對絕對堪稱絕配也。
幸運幸福的男士,相信並非擁有多少財富收藏等等;也並非只是學富五車、才氣縱橫,而是身邊有一個崇拜他、無微不至的照顧他,還能身兼為貼身特別助理。只說張教授在中國各地演講時那位即席翻譯者正是蘇錦玲女士,她的表現曾令人嘆為觀止;播放出來的錄影視像,連遠在溫哥華的小雲雀顧媚也為之傾倒,張教授一向是顧媚畫作的知音人,也收藏了不少她的得意之作。
除了演講,張教授的著書立說,也擁有許多並不普通的讀者,會看的看他的專業講評分析,不會看的,欣賞他無比的自信與霸氣及特殊的文氣。
當年在信報及壹週刊推出的專欄,講中國的前途及未來,斬釘截鐵的說到中國會改走市場經濟之路,回憶起這開始於將近四十年前的推斷,在今日這篇文章中,他講了不止三次是把自己的名字押了上去賭這一鋪;試問有那一位專家學者會以這種口氣行文?簡直是江湖氣得不得了,而事實上,他的經濟專業文章開了一道先河,是以散文的筆觸來寫,一如當年金庸的社論也示範出是以感性的柔情筆觸來寫嚴肅的政論。
「經濟散文大家」與「社論散文大家」相信已成為香港報壇相互輝映的歷史,如今金庸已封筆多年,而張五常以八十之齡展現出風華仍茂,言之有物,且辛辣之氣絲毫未消未褪,依然是斬釘截鐵,鏗鏘作金石之聲,寶刀未老,見血封喉,的確令人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