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位來自西方的重量級法律界人馬,近日聯署指出「雙學三子」被判刑事件對香港法治構成嚴重威脅,律政司於是一改一貫「不評論個別事件」的作風,以千字回應。當中對答十分有趣,可以當中學通識教材。
律政司的回應,一開始就抱怨別人不理解香港的「法律制度」,因此還要「遺憾」一番。這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十多歲的少年,天天埋怨「為甚麼別人總是不理解我呢?」一樣,沒有像個成年人般,反省為甚麼自己會給別人這樣的觀感。法治是香港的招牌菜,推銷是特府的責任。稱職的廣告人,只會自責自己推銷得不夠好,那會怪責別人唔識貨?不要忘了,前幾年才有個白皮書,說當法官的要「愛國愛港」,之前又有甚麼「三權合作」,你能夠怪責別人「誤解」你嗎?
律政司的重點,只有一個,就是不論是它的上訴也好,上訴庭判案也罷,都是有法可依。這正正是特府近年向港人灌輸的「法治」版本。總之,合法就是維護法治,違法就是破壞法治。律政司完全閃開了聯署的要點,即不公平的法律以及選擇式執法。
法治不但有法可依那麼簡單。法治,就是要公平。不單是法庭判案要公平,訂立法律之時也要公平,不然的話,當權的來個「釋法」,說特首可以隨便沒收他看不順眼的人的所有家產的話,那麼,當你的物業股票存款要給這樣「依法」充公了,你還要說這是個法治社會嗎?
還有就是公平的執法了。你不用是律師,也不用讀過法律,請告訴我,如果一個政權,自己人犯法了,隻眼開隻眼閉,對頭人犯法了,卻開足馬力追殺到底,您認為這是個法治社會嗎?若果七警案原審之時被判社會服務令,你認為律政司會像對「雙學三子」般窮追猛打嗎?
聯署針對的主要是立法跟執法的不公,律政司對這些卻通通迴避,只一味強調司法獨立,當中更引用從英國最高法院退休後來港當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Lord Neuberger的說話來證明。的確,香港司法還是獨立的,畢竟,香港的司法制度還是個會生金蛋的鵝,破壞了它,對各方都沒有好處,再加上法官任期跟薪金都有很好的法律保障,司法還得以獨立運作。就這點,我想說的是,法官也是人,人就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個別判詞保守得很也好,並不代表背後有政治操控。
但問題是,法治不能只靠法官來守龍門。如果當權的,永遠只為一己私利而度身訂做般立法甚至「釋法」,而且執法之時,更是喜歡告誰就告,不喜歡告誰就不告的話,法官再獨立也好,都不可能是法治了。
律政司今次罕有地迅速回應,顯示出特府明白到國際社會對香港法治的重視。畢竟,沒有法治就沒有一國兩制,沒有一國兩制,歐美日等國家也沒有理由給予香港特殊待遇,只能當香港是上海、廣州一般,那不但是香港的損失,到時大陸不能透過香港的特殊地位進出國際市場,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因此,還請當權的高抬貴手,不要為了一時之快而因小失大矣。
David Tang
《真假法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