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難得到訪當然要親親大自然。既然這裏被稱為「大理石的故鄉」,第二天的行程一於出發上山尋找大理石!
太魯閣國家公園座落於花蓮、台中及南投三縣交界處,從花蓮市區的民宿出發,在花蓮火車站乘搭客運(1126、1133、1141)到達燕子口,車程需約一個多小時。由於地勢險峻,行山者須提前申請入園及入山證,平日開放名額為 96人,例假日為156人,到達後亦需出示護照登記。
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錐麓古道位於三角錐山的山腹間,全長約10.3公里的古道,目前僅開放到3.1公里處的斷崖駐在所(派出所)遺址,所以今次的路線以斷崖駐在所為目標,再原路折返,全長約6.2公里,需時約6小時。山路在百年前是原住民部落的獵徑,後來成為日治時期的軍用道,沿路有部落遺址、紀念碑等。如果嫌行山太乏味,也可參加本地團讓太魯閣族達人帶領解說,一邊欣賞自然風光,一邊細閱沿路因太魯閣戰爭遺留的歷史痕跡。
從錐麓吊橋進入後,領隊Asser說上山的首一公里較崎嶇,不過即使到達一公里的大石頭,也千萬別停下打卡太久,因斷崖的風景更美,惟極易受天氣影響周遭景色。在古道2.6至3.1公里處,垂直陡立的大理石峭壁終於出現眼前,先前的努力終見成果,海拔高度約1100公尺,因立霧溪切穿三角錐山之稜而形成的兩個斷崖,分別是正身處的錐麓斷崖和相距僅20多公尺的另一側福磯斷崖。向下望是公路和溪流,抬頭是被岩壁垂直切割的天空,雲層滿佈兩崖之間,甚至感覺天際觸手可及,像武俠小說裏頭的懸崖峭壁,不知何時有個身穿練功服的武僧飛出。古道僅容得下一人,不少地段的崖邊並沒加設圍欄,上月才出現墜谷意外,所以一定要專注腳下小心行走。到達3.2公里的斷崖駐在所便是中轉站,不少人停下來稍作休息,完成午餐後再沿路折返回到入口。
常聽說台灣有許多原住民,親身遇見的機會卻不多。太魯閣的另一大特色必定是太魯閣族人,晚上入住位於布洛灣的山月村,即使入住的人少得只有一個,村長鄭明岡與一班太魯閣族人都會每天為住客表演,還可看到他們利用天然材料製成的傳統樂器口簧琴和木琴演奏。
記者:鄧天蔚
攝影:潘志恆
鳴謝:台灣觀光局駐香港辦事處、 Tripbaa趣吧、 HK Express、Airb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