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電影界傳出某某遭某某佔便宜的醜聞,總有息事寧人的聲音開解,「入得娛樂圈,預咗㗎啦」,願者上釣各取所需,就像被性侵天經地義,冇事發生先至有鬼。中國人有歧視戲子傳統,縱使電影從業員由上世紀中開始獲得表演藝術家的高貴封號,配套的尊重並沒有廣泛催生,女明星大搖大擺以「爺」自居又如何,看熱鬧的老百姓仍然當她們富貴能淫的花瓶,飯局有價泊宿有價,貪慕虛榮咎由自取。偶有烈女奮起抗暴,通常換來「唔識世界」的嘲笑,蓄意破壞merry-go-round的和諧,差一點要揹上害群之馬黑鍋,就連同情者「出淤泥而不染」的讚揚,也不外曲線證實了環境的惡劣,毫無誠意深入研究前因後果。夏菲環斯汀受害人啞忍二三十年才集體出櫃,坊間一片驚嘆,為事業着想犧牲可以有幾大,諗落恐怖過史堤芬京,之前的微弱控訴一一被擺平,反映的更是權勢的威猛,若非紐約兩份報刊鍥而不捨,惡性循環都不知道要繼續到什麼時候──題外話,《紐約人》揭秘記者署名勞朗花露,正是米雅花露那個當年力挺媽媽指控活地阿倫的兒子,那單清官難斷的家務事誰是誰非局外人不便置喙,化悲憤為力量倒是值得讚賞的。
食得鹹魚抵得渴的古訓,當然迄今未過賞味期限,發明星夢的個體只要是成年人,心甘情願以投懷送抱作為邁向燦爛星途手段,是他們的個人選擇;但話事人開門見浴袍,擺明不親芳澤咪使旨意有戲拍,一副皇上有話兒、妃嬪就非乖乖讀愛不可的格局,實在欺人太甚 ──星光惡夢裏那個,不折不扣冰天雪地一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