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巨星尤蘇恩多爾Youssou N'Dour為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節」之「躍動非洲」拉開序幕,劇目豐富,10月20號開始,多位藝術家及團體將獻上各式節目連演五個星期,筆者一心一意目標指定11月3日只演一場載譽歸來,安潔莉克淇祖Angelique Kidjo。
2015年香港露面引來觀眾雷動,《南華早報》當時如此報導:「安潔莉克淇祖強大的感染力令香港文化中心的觀眾席沸騰起來,齊唱齊跳上台共舞同樂!」是淇祖?
是非洲音樂與舞蹈鼓動人心?
曾於翡冷翠欣賞「非洲音樂節」,開幕演出團體:西非加納歌舞團。演出未至半場,幾乎全院觀眾隨歌節拍扭動身體,縱使方言不通,音樂本身便是至佳溝通,完場前,樂隊邀請觀眾上台同樂,不用兩分鐘我們已將舞台迫爆,熱舞近個鐘。
淇祖是次來港演出主題,向三名已離世天后致敬:古巴Celia Cruz絲莉亞古茲、南非Miriam Makeba美莉音馬卡貝,還有筆者至愛之一美國Nina Simone妮娜西蒙;演出節目讀來,興奮不已!
從「躍動非洲」回望香港,我們是否「文化沙漠」?
眾說紛紜,大淡友眼中什麼都不順眼、都不對勁、都落後!
香港並非文化沙漠!
可惜;沙漠活在香港人心裏。
心靈變沙漠,眼中盡皆沙塵滾滾,才是悲觀香港人的悲哀。
全球化未嚴重之前,從外面回來找一件標準Croissant月牙包,除非大酒店,都不容易。然而《香港電影節》、《香港藝術節》已推出有年,興旺蓬勃;更未變農民、冠上「國際」二字。區內首創,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朋友都將假期儲起來,留作來港觀賞心儀節目。以上項目得來怎容易?如非民間文化建築相當底蘊,就是政府大力推行只落得大白象工程,門面工夫,吸引不了遠重洋慕名而來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