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一個金融泡沫 - 黎智英

史上第一個金融泡沫 - 黎智英

到訪威尼斯聖莫斯教堂的遊客大概都沒有留意刻在前門雲石地板上出其意料的碑文:HONORI ET MEMORIAL JOANNIS LAW EDINBURGENSES REGII GALLIARUM AERARII PERFECTI CLARISSIMA「以此誌記愛丁堡人氏羅約翰,彼為法國王室建樹至偉之財政大臣。」出奇的是,為什麼羅約翰(John Law)這蘇格蘭人會葬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而最令人意外的,是說他是法國王室建樹至偉之財政大臣。建樹至偉?他冒進的財技不但令法國破產,當時毀壞了王室財政改革的機會,更間接造成法國革命的大災難!羅約翰是始創歷史上第一個金融泡沫的罪人。建樹至偉的財政大臣?這碑文也算得上歷史上最老點的 Fake News 了吧?
羅約翰 在1671年生於愛丁堡,出身富有的金匠家庭,繼承了家族的遺產。他1692年搬遷到倫敦,從事各種投機生意和賭博,幾乎揮霍清光了遺產。二年後他和情婦淫蕩不羈的生活觸怒了鄰居,與之決鬥,因槍殺鄰居而被判死刑。他逃獄跑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在當時荷蘭強大的軍力維護下,阿姆斯特丹成為了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它的East India Company是政府資助企業,壟斷了從亞洲出口到歐洲的香料等貿易。早期這間公司資金不足、經營困難,未能如期贖回投資者的股份(公司特許投資者十年後可取回投資金額),政府只好容許 East India Company的股份自由買賣,無意中創立了史上第一間上巿公司(joint-stock company),也等於同時創立了史上第一個股票交易巿場。
為了促進股票巿場交易,政府順理成章成立了Amsterdam Exchange Bank,這也是世上第一間政府成立的中央銀行。這銀行接受分期付款買East India Company股票,和抵押股票貸款買其股票。壟斷生意的利潤高,加上分期付款買股票和以股票抵押貸款增持股票令融資靈活,使East India Company的股價從最初每股100元飆升至最高峰時的786元,連股息計算在內,平均每年的回報率達27%。這種升幅令羅約翰看得目瞪口呆,怦然心動,啟發了他的雄圖偉略。或者可說這也正是他厄運的開始。
上巿公司、股票交易所和發鈔銀行三位一體,這個嶄新新經濟模式最令羅約翰神魂顛倒。以其賭徒性格,他的設想是利用政府操控壟斷經營的上巿公司,以壟斷生意高利潤的前景,炒高股價發行股票吸納資金,然後再用這些資金進一步炒高股價,發行更多的股票吸納更多的資金……如此類推,不斷炒高股價發行新股吸納資金,層壓式地無止境創造財富。
另外他認為當時荷蘭的中央銀行作風太保守,它發行的所謂「貨幣」雖然非常成功,但實則不外乎吸納商家的存款,給他們發行存款收據;這些收據在商界流通,形同貨幣;卻沒有全面發揮發鈔銀行的潛力。羅約翰體會到這些收據得以流通是建基於發出收據的銀行的公信力,有這個公信力的銀行,其票據與鈔票無異。政府若能建立一間有公信力的發行鈔票銀行,再加上壟斷貿易的上市公司,那將是個多麼神奇的點石成金組合!
他給蘇格蘭國會獻計,卻被否決;轉身向法國路易十四的攝政王Duke of Orleans獻上妙計,得到接受。因為法國當時的財政狀況實在太差,雖然明知羅約翰聲名狼藉也只好孤注一擲。法國王室最初允許羅約翰設立一間發鈔銀行,條件是這間私營銀行要隨時以金銀錢幣兌換鈔票。後來政府容許人們用這些鈔票來納稅,間接將之變成法定貨幣。最後在攝政王鼎力推動下,這間原先叫Banque Générale的銀行被冠名為 Banque Royale,從私營銀行搖身一變成了法國的中央銀行。
為了避免這些鈔票的幣值為金銀錢幣價格波動的影響,王室更乾脆取消隨時拿鈔票到銀行兌換金銀錢幣的要求。一旦切斷了與金銀錢幣掛鈎的關係,法國的鈔票從此再沒有發鈔的金銀儲備基礎而變成了全紙鈔。另外政府授予他的貿易公司Company of the West,二十五年壟斷經營路易斯安那(Louisiana 是從現在美國的密西西比州橫跨至中西部的一片廣大的土地)法國殖民地的專利權。他的公司順理成章改名為 Mississippi Company。
有了發鈔銀行和壟斷貿易專利,他好夢既圓,大展雄圖。他同意以Mississippi Company的名義貸款十二億里弗爾(livres)予王室以清償其所有債務,以換取代政府直接課稅的掌控權。他的銀行 Banque Royale 大舉印發鈔票催谷蕭條的經濟。其所作所為的實質意義是化國債此爛攤子作為他龐大代政府收稅及壟斷專利的公司本錢。此計得逞,將解決法國王室的財政困局,羅約翰將是大英雄。可是賭性無止境,賭徒從來都貪勝不知輸。
最初他的公司Company of the West的制定資本為一億livres,以每股500 livres配股,任何人都可以以分期付款認購。到改名為Mississippi Company後,他以每股550 livres再發行50,000 股。股價升了,同年七月他以每股1,000 livres再發行50,000 股。路易斯安那當時是未開拓的荒蕪地帶,為了吸引更多人買他的股票,他把它說成是物資豐饒土人勤勞工作的天堂,他還在密西西比港口建造一座輝煌的城市,為了拍攝政王Duke of Orleans馬屁,他將這個城市命名為New Orleans。他的銀行Banque Royale更讓投資者抵押股票貸款來購買他的股票。
他更印製鈔票派發40%股息。他的Mississippi Company的股票應聲而狂飆至每股2,750,那是1719年的夏天。一個月後升至4,100,四天後是5,000。羅約翰即時以這個價位再發行十萬股,見反應好,同一個月內他再兩度批發新股,每次十萬股。兩天後再為申請不到新股的自己友發行24,000新股。秋天股價升至 9,000 livres,到年底是10,025,最後升至12,500。股民簡直瘋狂了!上帝要你滅亡先令你瘋狂。隨諸而來當然是悲劇了!
兩個月後,在1720年的二月,股票開始下跌。到十二月,股價跌至1,000 livres,幾個月後變成廢紙,因為其股價從來都不是建基於利潤,而只是靠印製鈔票催谷和天花龍鳳吹水來支撐的泡沫。他的銀行 Banque Royale同時倒閉,它發行的鈔票也成了廢紙,導致以後幾十年法國都不敢再採用沒有金銀錢幣基礎的貨幣制度。法國政府財政徹底破產,屢次經濟改革都無濟於事,最後引發法國大革命,死人無數,血流成河。
造成這場災難的,很明顯是令羅約翰神魂顛倒的荷蘭人的偉大發明——上巿公司、股票交易所和印製鈔票的中央銀行的三位一體:沒有上巿公司的股票,沒有交易所將股票炒熱,更沒有中央銀行發鈔催谷,這場災難不可能發生。但是,沒有這三大發明我們也不會有今日發達得超乎想像的經濟。佛利民說所有通脹都是貨幣現象(金融泡沫也是一種通脹現象),但要是沒有股民盲目瘋狂的追捧,股價怎會狂飆到超離地的瘋癲地步?歸根到底的罪魁禍首是人的貪婪。人類的發明日新月異,我們卻說太陽之下無新事,因為永遠不變的是人性,貪婪是人的天性。
羅約翰逃亡之前與Duke of Orleans告別時說:「我承認大錯特錯,但我犯的錯誤不是因為我有惡意或不誠實,我的行為並不反映這種性格的瑕疵!」我相信那是他的由衷之言,因為在貪婪的蠱惑下,人會完全失去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