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 - 高慧然

中國遊客 - 高慧然

一個姓錢的重慶女人跟團去泰國旅遊,一天的行程結束後,錢婦晚上出去自由活動,在無斑馬線、無紅綠燈的地方跨越馬路,被車撞死。錢婦的女兒認為旅行社有責任保障遊客人身安全,要求旅行團承擔責任並提供賠償,被當地法院駁回。
法官認為交通安全規則屬旅遊者應該具備的常識,錢婦對亂過馬路可能面臨的後果應有足夠預見,而無需藉助旅遊業經營者的專業及經驗。錢婦在自由活動時出事,旅遊業經營者無法對她的行為作出預判及安全保障。
中國遊客不守秩序並非新聞,諉過於人更加不是新聞。中國遊客外遊不出一些飛機打架、襲擊空姐,甚至在安檢處順手牽羊偷走安檢人員的手機這樣的新聞,那才是新聞。若訪問全球熱門旅遊城巿對「中國遊客」四個字的印象,結果不難預測。
不過中國官方媒體眼中的「中國遊客」顯然另有其人,《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形容「中國遊客向目的地國家和地區,展現了文明遊客應有形象」。至於如何文明法,則未有說明,反而落力強調消費人次及數字,比如在剛過去的「超級黃金周」,中國出境遊客超過600萬人次,七成遊客人均消費8000元人民幣或以上。所以文章相信「愈來愈多的國家和地區,分享到了中國遊客帶來的出境遊紅利」。文明與否,是別人對中國遊客的印象,不是自己說了算。8000元能否買到文明印象?坐等中立機構的調查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