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施政報告】
【本報訊】施政報告提出回歸以來最大規模擴充公務員編制,下年度最少擴充編制3%。以18萬名公務員推算,料增聘逾5,000人,增幅是回歸以來新高。港府亦同意延長約5萬名公務員退休年齡,計劃明年初諮詢職方。港府無交代有關措施涉及額外財政負擔,多個公務員工會歡迎建議,有工會促請政府切勿「肥上瘦下」,只開設高薪管理層職位,而不增加前線人手。
記者:潘柏林
施政報告提出,為了即時紓緩公務員的工作壓力,並配合各項新政策和措施,預計在2018/19財政年度的公務員編制增長將不少於3%,是回歸以來最高的按年增幅,涉及逾5,000人。政府消息人士拒絕透露3%增幅來自甚麼部門、涉及新增開支多少,僅稱詳情於明年財政預算案公佈。政府料明年起招聘公務員,現時政府合約制員工不會優先,但由於熟悉部門運作,料有一定優勢。
延長退休年齡涉5萬公僕
翻查今年初財政預算案,入境處擴充編制列各部門之冠達711人,其次是警務處608人,第三位是海關455人,第四位是消防331人。近年公務員薪酬及有關的開支上升,2016/17年度增至1,105億元,佔政府經營開支31%,若明年再增加人手3%以上,開支料進一步上升。
另一方面,政府同意讓2000年6月1日與2015年5月31日間入職現職公務員自願選擇在65歲(文職職系)或60歲(紀律部隊職系)退休。這批公務員涉及人數有5萬人,料在15至30年後陸續退休。由於延長退休年齡,政府其間會放緩聘請公務員補充退休人手。公務員事務局正擬備細節,計劃於2018年年初諮詢職方意見。
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指,前線人手短缺衍生眾多問題,例如屋宇署要處理積壓大量僭建個案、水務署做大量驗水工作等。他認為隨着公務員退休潮和多個新發展區落成,最少增加5%編制才可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工會促開前線職位非高層
食環署職工權益會副主席李美笑指,早年政府推出外判,裁減近三分一公務員人手,令前線人手短缺,「一個人做以前兩、三個人嘅嘢,試過夜晚成區得一個人」。她認為有需要增加人手,但擔心部門肥上瘦下,「最緊要係開前線職位,唔係開高薪職位」。
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聶元風亦支持增加人手,他指消防亦面臨退休潮問題,加上每日有約200至300人訓練,前線的人手忙於應付不同類型的工作,「上山下海都係我哋去做」。他認為增加3%人手仍未能滿足需求,促請政府重啟職系架構檢討。
本港公務員人數在2000年曾達到歷史新高逾20萬人,後來港府把編制削至16萬,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近年公務員編制回升至18萬,但同期人口增加逾百萬人,公務員隊伍仍有需要擴充,而延長退休年齡亦有助紓緩公務員青黃不接問題。
冇希望唔失望
深水埗返工,住慈雲山,每月車費應該冇400蚊,未必有交津,但我對林鄭本身冇乜希望,所以唔會失望。媽媽係長期病患,財政上由我照顧,香港安老服務情況一向好惡劣,安老今次着墨唔多,香港搞成咁真係好慘。